提要:荀子拿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把儒家人道学变成为切实可行的做法。荀子认为礼义是人类结成群体、组织社会、维持秩序的必要设施,主张王霸杂用,礼法双行。通过解剖人性,他论证了两手并用的政治哲学原理的可行性。荀孟的理论分歧,主要不在人学方面,而在天学方面。荀子把义理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发展了孔子"天何言哉"的思想。(本文提纲:一、礼学:两手并用;二、人学:化性起伪;三、天学:天行有常)
先秦儒家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除了孔子和孟子之外,还有荀子。孟子从内圣学维度展开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荀子则从外王学维度展开了孔子的礼学思想。儒家人道学在孔子那里,还只是想法。孟子把孔子的想法变成了说法,提出了仁政说、性善论、天道诚、求放心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在孟子那里,儒家人道学仅仅是说法而已,理想主义色彩太重,“迂阔远于事情”,并没有可操作性。到荀子这里,才拿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把儒家人道学变成为切实可行的做法。倘若没有荀子,“以儒治国”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可能落到实处。
一、礼学:两手并用
同孟子一样,荀子的哲学思考也是从关于人的社会群体性开始的。他们的共识是:人并不是道家所说的那种自然存在物,而是有文化的存在物,有社会群体性的存在物。可是,如何解释人的合群体性?他们采取的路径不一样。孟子从观念的层面考量人的社会群体性,认为人具有向善的类本性,人以本然的善性为精神纽带,结成社会群体,阐发了孔子“仁”的思想;荀子则从现实的层面考量人的社会群体性,认为人遵循礼仪规范结成社会群体,形成社会秩序,阐发了孔子“礼”的思想。他们都主张消除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在中国组建统一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建立安定和谐、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不过,他们拿出的政治方案不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荀子主张两手并用。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子已对周礼作了损益,生活在战国末年的荀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反思和理解礼乐文化,认为礼义是人类结成群体、组织社会、维持秩序的必要设施。荀子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说明人的社会群体性。他分析说,人的气力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却能够驾驭牛马,这是什么缘故呢?其原因就在于人能够结成群体。人之所以能够结成群体,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套用来协调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礼义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人的生理结构同动物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是人是社会群体性的存在,是智慧的存在。要使这个群体社会有效地运作起来,就必须有礼义规范、有社会分工、有社会秩序。有秩序方能有分工,方能有和谐。
荀子的关于“礼”的看法是很务实的,比孟子的人性善更为深刻地看到人的社会群体性。荀子指出,正因为人类创造了礼义制度,所以才取得“最为天下贵”的地位。他指出,礼义的作用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协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他给“礼”下的定义是:“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荀子·富国》)荀子所说的“礼”其实是指君臣父子各守其位的君主等级制度。
毋庸讳言,荀子关于礼义的论述表达了专制主义的政治诉求,但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指责他。荀子作为古人,当时所能想到的政治体制只有君主等级制度,不可能是民主共和制度。民主共和制度只能形成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经济时代。荀子强调礼义设施的必要性,无非是强调社会应该有秩序,社会成员应该有分工和协作,国家应该有治国之道。在荀子看来,礼义就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治理国家光靠仁义说教是不够的,必须制定强制性的礼义规范,约束人的行为。
基于这样的看法,荀子把儒家人道学的重点由仁学转到了礼学。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重视仁学,不大重视礼学,鼓励人主动地为善,但没有拿出使人被动地不为恶的办法;荀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找到了使人被动地不为恶的办法,那就是礼义规范。治理国家必须制定礼义规范,用强制性的手段管理社会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这是孟子没有讲透的地方,是荀子比孟子深刻的地方。荀子把礼义视为组织社会群体必不可少的准则,使孔子提出的“约之以礼”的命题获得丰富的内涵。荀学就是群学,就是礼学。
从总体上看,荀子的制度设计是专制主义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民主的因素。荀子反对世卿世禄制,主张向民众开放政治殿堂,从民众中选拔官吏。他明确地提出:“虽王公大夫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他的这一主张后来通过科举制度得以实现。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选举制度,但出现了选拔制度。选拔制度的第一设计者就是荀子。选拔制度同选举制度相比,无疑是落后的;但比世袭制度进步得多。在世界上各国普遍实行世袭制度的时候,中国大概是最早实行选拔制度的国家。中国每个朝代延续的时间都比较长,恐怕同实行选拔制度有关系。
荀子对儒家礼学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重新解释礼法关系,使儒家的礼治主张不再流于空疏,获得可操作的现实品格。荀子认为,礼与法不是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按照荀子的解释,礼不仅仅是道德规范,其本身也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也就是广义的法,并且是最大的法。礼与法的区别在于,礼是有道德感召力的强制性,与“仁”是兼容的关系;法是没有道德感召力的强制性,同“仁”是不兼容的关系。在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这一点上,礼与法是一样的,因此,礼和法也是可以兼容的。经过这样的解释,礼治和法治在荀子那里有机地统一起来,不再构成相互对立关系(如孟子理解的那种对立关系)。
荀子指出,礼与法都是维系社会群体不可缺少的手段,概括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政治哲学原理。他不同意孟子尊王贱霸的观点,主张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强国》)荀子作为儒家大师,当然不会将礼法并列起来等量齐观,他的王霸杂用主张其实是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他的这一主张实际上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者所采纳。汉宣帝直言不讳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用之。”(《汉书·元帝纪》)儒家的礼学思想经过荀子的阐发,终于从理想层面落实到现实层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真正发挥了“以儒治国”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谭嗣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的说法并不为过。
二、人学:化性起伪
荀子哲学的第一话题是礼学,阐述了两手并用的政治哲学原理。与此相关,第二个话题则是人学,通过解剖人性,论证两手并用的政治哲学原理的可行性。
按照通常的说法,荀子和孟子关于人性的看法是对立的: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这种说法并不符合荀子的思想实际。荀子的人学理论有很丰富的内容,人性恶只是其中一个分论点,并且不是荀子的主要论点,不能用性恶论概括荀子的人学理论。荀子的人学理论,主要包括这样四个论点。
第一,人能群。荀子认为,人具有合群体性,可以依据礼义结成群体,组织社会,建立秩序,分工协作。任何人都不是单个存在物,而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都应对社会群体负责任、尽义务。
第二,人为贵。由于人能群,懂得礼义,懂得社会组织原理,所以“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作为社会存在物,高于其他自然存在物。荀子不赞成道家把人等同于自然存在物的观点,批评他们“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荀子“人为贵”的观点,得到儒家的普遍认同,《易传》的作者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使“人为贵”成为儒家的传统观念之一。
第三,人性恶。荀子从两个角度思考人的问题,一个是社会的视角,一个是个体的视角。从社会的视角看,人能群、人为贵。他对社会的人性所作的价值判断,无疑是肯定的,虽然他没有做出“人性善”的论断,但至少不能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只是在论及个体的人性时,荀子才做出否定的价值判断,提出“人性恶”的说法。荀子以儒家的价值尺度评断善恶,认为恪守礼义规范,体现合群体性为善;反之,则为恶。就个体的人而言,不可能生来就懂得礼义规范,生来就会融入群体;个体接受礼义规范、融入群体需要有个学习、训练的过程,故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荀子·性恶》)这里的“伪”,是“人为”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学习和训练。个体的人具有双重性,既有社会属性,也有自然属性或动物属性,因此,需要用礼义规范个体的人的行为,改造其动物属性,培育其社会属性。如果不对个体的动物属性加以限制,任其自然发展,便会表现为贪欲:“目好色,耳好声,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荀子只是在这个意义上做出“人性恶”的论断,并没有全盘否定人性。
正因为人性有恶的一面,所以才需要设置礼义、推行教化,对人的动物属性加以限制和改造。由于人性有恶的一面,必须设法使其被动地不为恶。“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荀子以性恶论证了他提出的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的政治主张。
应该注意的是,性恶论不是荀子关于人性的全称判断,只是对个体的人所具有动物属性的描述,只是说人性有恶的一面,并不是说人性全部是恶的。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不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学说,而是儒家内部的理论分歧,在理论上可以相互兼容。荀子承认人有合群体性,有类本性,这同孟子的性善论是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性善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善的,这同荀子的性恶论并没有冲突。如果说孟子以性善论说明了人履行仁道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可以说荀子以性恶论论证了以礼义规范人的行为的必要性。荀子的性恶论有力地论证了儒家重教化的思想,实则为儒家外王学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但是,他有把人性看成消极因素的倾向,取消了礼义在人性中的内在根据,无法把外王学同内圣学衔接起来,有违于儒家一向注重心性自觉的理性主义传统,故常常为后儒所诟病。
第四,人性朴。人性恶只是说个人有流于恶的可能性,并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关于个体人性,荀子既有否定的判断,也有肯定的判断。肯定的判断就是“人性朴”。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朴”是老子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荀子借用来说明人性。在荀子哲学中,“朴”是朴实无华的意思。个体的人性有如一张白纸,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具有可塑性。“朴”虽然在价值判断上是中立的,但承认人具有可教化性,承认每个人都可以摒除恶性,培育善性,“涂之人可以为禹”。在荀子看来,“性”与“伪”是有区别的。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性是先天的素质,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所说的“伪”,是指运用礼义法度对人性加以改造。荀子一方面说明性伪有分,另一方面又肯定性伪的相容性,承认性有向善的可能性。他认为化性起伪是通向理想人格的途径,强调后天学习修养的必要性。他主张做人应当不断地陶冶、改造人性,弃恶从善,从而使自己成为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人。
关于个体的人性,荀子做出人性恶和人性朴两种判断。在这两种判断中,荀子的主导观点不是人性恶,而是人性朴。如果是人性恶的话,便已全盘否定人性,荀子没有理由再说出“人性朴”的话来;也没有理由提出两手并用的政治构想。道理很简单,如果人性全部是恶的话,人只采取暴力的手段就足够了,何必奢谈教化?对于恶人,教化是无济于事的。“人性恶”是排斥“人性朴”的,而“人性朴”却不排斥“人性恶”。“人性朴”意味着人有可善可恶两种可能性,故而治理国家必须贯彻礼法并行、王霸杂用的原则。令人遗憾的是,荀子对“人性恶”作了专题论述,而对“人性朴”未作专题论述,以至于人们误认为他只是一位性恶论者。荀子人学思想的闪光点是“人性朴”而不是“人性恶”。从“人性朴”的论断中,可以引申出儒家重学习、重教化的诉求。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这些名句经常被人们引用,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影响。
三、天学:天行有常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有两条。一条是道家的思路,暂时把人放在一边,先谈天,再谈人。另一条是儒家的思路,暂时把天搁置起来,直接谈人,再谈天。准确地说,在儒家那里,已把天人关系问题转换成人天关系问题。儒家所谈之天,乃是属于人的天、与人相关的天,乃是人生存于其中的宇宙,而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客观宇宙。儒家从人的角度看待天,以人为核心话题,不以天为核心话题。他们关于天的看法,从属于关于人的看法。
荀子与孟子的理论分歧,主要不在人学方面,而在天学方面。孟子认为人性善,由人性善推论出天道诚,把天义理化、价值化,建构了义理之天,以义理之天为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为道德价值的形而上的终极依据。在荀子看来,道德价值的终极依据只能在人的范围中去找,追溯到圣人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追溯到天上去。荀子不认同人性善,当然也不会认同义理之天。他切断了人与天之间的神秘联系,把义理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发展了孔子“天何言哉”的思想,也吸收了道家的理论思维成果。荀子眼中的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界。
荀子只从存在的角度看待天,不从道德价值的角度看待天,认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道德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治乱为转移。对于人来说,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有其自身的职能,荀子称之为“天职”。例如,“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这些都属于“天职”。荀子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解释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天论》)他用“气”解释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
荀子勾勒出一幅有层次的宇宙图景:最下层是水火等没有生命的无机物,高一层的是有生命的植物,再高一层的是有知觉的动物,最高层的是有礼义文化的人类。这四个层级都以气为根本,因而宇宙是一个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在宇宙中,人已超越了自然存在,成为有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故“最为天下贵”。同自然存在物相比,人之所以称得上“贵”,就在于人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屈从于自然,而是主动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提供的条件为自己谋福利。对于人来说,天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已变为人类改造的对象。荀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天与人的关系。他承认天人有别,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各司其职。天自然而然地繁衍万物,没有任何目的性可言。“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谓之天职。”(《荀子·王制》)对于天的这种职能,人不能随意加以干预,这叫做“不与天争职。”
荀子虽然承认天人有别,但从未说过“天人相分”之类的话。有些人喜欢用“天人相分”一语概括荀子的思想,并不符合荀子的思想实际,因为荀子从来没有否认人和天还有相合的一面。他承认天的运行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但也承认人具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因而能够把客观规律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荀子强调,要想实现这种转化,必须充分地认识自然,而不能停留在幻想上面。他说:“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子·王制》)只有知道了“其所以参”的道理和界限,才可以分清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做什么事情,即“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天地官而万物役”。
基于这种分析,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他在《天论》中以充满激情的笔触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既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看到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制之”、“用之”、“使之”、“化之”的能动作用,比较正确地说明天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荀子不是“天人相分”论者,而是坚持了辩证的天人合一观。他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人的文化特质,对人自身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荀子认为,在自然界面前,人是主动地改造者而不是被动的适应者。他有改造自然的思想,但并没有“征服自然”的思想。“征服自然”不是荀子的说法,而是西方近代才有的狂妄。不能用“人定胜天”来诠释荀子的天人关系学说。荀子试图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自然,不过他所阐述的不是西方哲学中的那种自然观。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讨自然哲学,把自然看成人之外的独立的存在物,以无人存在的自然为研究对象。荀子所谈之天是有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界。他站在人的角度来论天,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人天关系论,并不是单纯的自然观。
在荀子的哲学视野中,天在价值上是中立的,无所谓善恶。他用自然之天取代了孟子建构的义理之天,切断了天人之间的道德价值关系。孟子所谈之天,是有诗意的天;荀子所谈之天,是清醒的、理性的天。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说法,荀子是日神型的哲学家,一切放在理性的眼光之下审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孟子是酒神型的哲学家,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诗意。
总的来看,荀子哲学比较重视外王学,不像孟子哲学那样看重内圣学。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思想,赋予“约之以礼”以丰富的理论内涵。诚然,荀学与孟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以至于被许多人夸大为“荀孟之争”。其实,他们之间的不同,刚好构成互补关系。孟子发展了内圣学,荀子发展了外王学;孟子以性善论说明“为仁由己”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朴论说明“约之以礼”的必要性,都抓住了孔子人道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与孟子相比,荀子的儒学思想没有那么多理想主义色彩,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梁启雄:《荀子简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宋志明:《中国哲学传统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来源:节选自《东岳论丛》2009年1期。作者: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圖:15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40餘位海外華文媒體主要負責人走進山西臨汾,探源中華文明。圖為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陶寺遺址博物館前合影。\大公報記者楊奇...(20151)人阅读时间:2024-12-16遇见福建:侨风侨韵进古城
中新网漳州12月14日电 (记者 张金川)14日下午,由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主办的2024“侨风侨韵进古城——常山侨文化展示活动”在福建漳州古城启动。漳州市委副书记、宣传...(4483)人阅读时间:2024-12-15尚颐嘉养老院:回眸2024 精彩瞬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进入12月份以后,很快就到了我们与2024年说再见的时候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尚颐嘉养老院的领导与全体员工向关心与支持尚颐嘉养老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4302)人阅读时间:2024-12-14海外華媒年會|《十五周年倡議》: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話語新體系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海外版副總編輯徐曉明上台宣讀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十五周年倡議》。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李暢、蘇雨潤、羅洪嘯 北京報道)「融通中外 讀懂中國」海外華文傳...(10231)人阅读时间:2024-12-132024「海外華人眼中的十大新聞」評選啟動
2024海外華人眼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在北京啟動(記者 蘇雨潤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李暢、蘇雨潤、羅洪嘯北京報道)「融通中外 讀懂中國...(10234)人阅读时间: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