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2020年中国GDP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3%。
从2000年迈上10万亿元台阶,2012年超越50万亿元,到如今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近20年内中国经济总量扩大10倍,其中至少有四重意义。
其一,中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高速铁路营运总里程达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5万公里,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均居世界第一……经济规模屡上台阶背后,是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这些厚实家底也成为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底气。自去年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后,中国经济成功实现“深V”反转,预计将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其二,民生改善基础更加牢固。
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疫情之下,稳健的经济大盘也将就业等民生底线牢牢托住。2020年12月份,中国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表明兜底保障力度加大。
其三,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挖掘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潜力。中国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世界最大,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接近45万亿元,一系列积极因素都有助于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
有分析指,随着需求侧管理被提上日程,中国对于内需的开发正进入全新时期,这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亦是助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四,对世界经济贡献加大。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中国GDP总量约为14.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比重预计达17%左右。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差距继续缩小。
疫情期间,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畅通的物流体系,满足了许多国家对防疫产品、居家生活和办公用品的需求,为全球应对疫情、重振经济贡献力量。
如今,GDP总量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让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长大”了。但此时此刻的中国经济,更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必须看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展望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变量,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中国不可避免还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继续推动经济继续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在更高台阶上争取新的突破。(完)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中新网香港7月25日电 (记者 戴小橦)记者25日获悉,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则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4015)人阅读时间:2025-07-26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39961)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10065)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569)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746)人阅读时间: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