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這座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的紀念館,是目前嶺南地區收藏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史料及文物最多的專題紀念館,也是深圳市唯一的主題性紀念館。

感受家國情懷與歷史擔當
紀念館占地面積286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保留着當年作為營救「中轉站」的天主教堂原址。館內設有「勝利大營救」雕塑、展覽廳、大型浮雕背景牆等設施。

1941年底,日軍占領香港,大批文化民主人士滯留港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東抗日游擊隊和深圳當地群眾緊密配合,歷時近200天,成功營救出茅盾、鄒韜奮、戈寶權、於伶等800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屬,同時還營救出英、美、印籍國際友人100餘人。這場被茅盾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歷史事件,在此得到了全面展示。

澳門商報國際傳媒集團總裁兼《澳門商報》編委會主任田小青在參觀後坦言,此前對這段歷史了解有限。「來之前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這段歷史,這次參觀讓我感受很深,沒想到港澳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她認為,這段歷史對當下澳門青年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現在的澳門年輕人都非常愛國愛澳,我相信了解這段歷史後,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會更加深刻,更能理解今日的來之不易。」

參觀過程中,華文媒體代表們仔細觀看了館內陳列的歷史文物和史料,詳細了解大營救的具體過程和歷史背景。他們表示,將通過各自的媒體平台,向海外讀者客觀報道這段歷史,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勇氣。「媒體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並進行傳播,讓真實的歷史事件不被埋沒。」田小青強調,「媒體與文化的結合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傳承歷史、弘揚正氣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該館已被授予「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廣東省統一戰線基地」等多個稱號。2020年9月,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022年9月,又入選第十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此外,它還是深圳市首批紅色旅遊景區、黨史教育基地、家風家教實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記者 蔡易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闭幕
新华社深圳11月21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21日晚在深圳闭幕。 晚8时,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闭幕。第十...(4462)人阅读时间:2025-11-22
中国劳务品牌迈向“精工智造”
中新社南宁11月19日电(记者 黄艳梅)“低空经济是国家未来产业方向。‘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培育低空领域种子人才,让飞手成为场景解决方案专家。”上海中智...(5674)人阅读时间:2025-11-20
中国国防部:深蓝是航母永恒的方向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海军称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有分析认为,...(5838)人阅读时间:2025-11-17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
中新社长沙11月12日电 (张雪盈 徐志雄)以“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为主题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12日在湖南长沙开幕。 中国新媒体大会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系统性变革的全国性权威平台...(5322)人阅读时间:2025-11-13
十五运会开幕式展中国气派、湾区魅力
中新社广州11月10日电 (记者 张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州举行。在当晚的新闻发布会上,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开幕式总导演郎昆分别介绍了开幕式的特色亮点和精彩演出背后的故事。 &ldq...(6597)人阅读时间: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