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9日公布。中新社记者从这份近六千字的公报中梳理出十大“看点”,以期从中观察“十三五”期间中国社会的政经走向。
——3名地方官员递补为中央委员
在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排名前三的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在五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他们递补的是令计划、周本顺和杨栋梁被确认开除党籍后留下的空缺。这3名官员均为省委常委,分别在贵州、海南和吉林任职。刘晓凯为贵州省委统战部长,陈志荣、金振吉分别为海南、吉林省委政法委书记。巧合的是,这3名新任中央委员还都是少数民族干部。
——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这表明,“十三五”期间的中国GDP增速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贫困县全部摘帽
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全会提出: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将脱贫,5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国家大数据战略
创新,将被中国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会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制度性话语权
制度性话语权,是公报中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
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全会公报。全会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关于全面放开二胎的问题在公报中有专门表述。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被视为在中国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迎来的一次重大调整。
——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将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免除学杂费
免除学杂费将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继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现在又写入五中全会公报之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新社福州10月4日电 250余名两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ldq...(4742)人阅读时间:2025-10-05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101)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5581)人阅读时间:2025-09-28“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从代工贴牌到自创品牌,以硬核创新闪耀广东优品展 “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一盒蒲烧鳗鱼饭经过自动贩卖机的传送带送到出餐口,不一...(10662)人阅读时间:2025-09-26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92)人阅读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