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部曲”云端直播掀热潮在线观看人数屡破千万
7月7日至15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此次演出采用“剧场演出+云端直播”的模式,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中搜网、新浪网、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观看人数屡破千万,掀起云端观演新热潮,极大提升和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摄影报道
7月8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随着舞台序幕拉开,杨开慧、李淑一等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女,喊着“口号”从晨曦中跑来,她们以“贵我”相期许,发出“贵我妇女,劳工神圣”的时代强音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以杨开慧烈士大气磅礴、悲情壮丽的人生故事为主线,彰显了第一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与信念的崇高品格,面临生死决择时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
7月7日至8日,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上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骄杨之恋》以杨开慧烈士的人生故事为主线,以独特视角展示杨开慧从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实现自我,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的心路历程
杨开慧被捕之后,面对叛徒任子夫的诱劝,她以谭嗣同的名句作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戏曲的本体性,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着眼当代生活,观照当代人的情感与审美,展现新时代发展成果、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精心组织创作排演了“新时代三部曲”
7月11日至12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秦腔现代剧《楷模村》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绥德郝家桥村为原型,艺术再现了陕北乡村跨越时代变迁、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实践和深刻变化,反映了党带领基层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精神
已经走出大山功成名就的周正在国家脱贫政策的感召下回乡担任村支书,怀着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朴素观念,一心想要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村民们躺在楷模匾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老观念与新思想在新时代的楷模村激烈碰撞,新村长周正矢志不移、不改变家乡面貌绝不回头的坚毅打动了无数观众
日新月异的楷模村处处张灯结彩,村部窑洞及小广场修葺一新,众人张罗着九曲秧歌阵
楷模村小广场,村民欢聚一起喜迎脱贫攻坚的“楷模匾”
喜庆的唢呐声穿破云天,“脱贫攻坚楷模”匾高悬,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嘹亮赞歌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剧目”、陕西省委宣传部2022年度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选题项目,也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传承和弘扬乡村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一次成功实践,聚焦山乡巨变主题、立足农村社会现实,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嘹亮赞歌
7月14日至15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上演
该剧由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领衔主演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以几十年来耕耘在毛乌素沙漠上的诸多“治沙英雄”为原型,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治沙英雄靠着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毛乌素绿洲”这一人类生态奇迹的故事
何玉芳一家四代用四十年的付出战胜了荒漠化带来的灾难,给沙漠穿上绿色的盛装,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丰碑
领衔主演李梅将年轻与年迈时的何玉芳演绎得神形兼备,清晰地展现出一个水灵灵的姑娘在几十年的风沙锻造下,虽然风华不再,但不忘初心的精神却愈发熠熠生辉
演员的表演细致入微,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普通人在治沙过程中所展现的生命气象和人性力量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将恢宏激越的秦腔和苍凉粗犷的陕北民歌完美结合,撼人心魄
该剧是陕西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项目,也是一部彰显守正创新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反映治沙伟业、讴歌绿色发展的优秀作品
作为治沙题材的舞台作品,《生命的绿洲》以崭新的视角和强烈的时代色彩,让现场观众在新时代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与关照中,体悟普通人在治沙过程中所展现的生命气象,感知这生命气象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力量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在首都舞台绽放绚丽光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此次演出采用“剧场演出+云端直播”的模式,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中搜网、新浪网、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观看人数屡破千万,掀起云端观演新热潮,极大提升和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7月7日至15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此次演出采用“剧场演出+云端直播”的模式,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中搜网、新浪网、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观看人数屡破千万,掀起云端观演新热潮,极大提升和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促进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传播推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举办“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戏曲的本体性,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着眼当代生活,观照当代人的情感与审美,展现新时代发展成果、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精心组织创作排演了“新时代三部曲”《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以杨开慧烈士大气磅礴、悲情壮丽的人生故事为主线,以独特视角展示杨开慧从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实现自我,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的心路历程。通过对杨开慧的英雄、母性、女性等不同人格侧面的刻画,艺术地再现了杨开慧由对丈夫、亲人的爱恋,升华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彰显了第一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与信念的崇高品格,面临生死决择时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该剧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自2021年7月上演以来,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2022年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演出荣获“特别推荐剧目”奖。该剧由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领衔主演。
7月8日,“新时代三部曲”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等9家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800万。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绥德郝家桥村为原型,艺术再现了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陕北乡村,跨越时代变迁、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实践和深刻变化,反映了党带领基层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精神。该剧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剧目”、陕西省委宣传部2022年度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选题项目,也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传承和弘扬乡村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一次成功实践,聚焦山乡巨变主题、立足农村社会现实,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嘹亮赞歌。该剧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青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二度“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李军梅,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杨武,国家一级演员曹普超、王宏义等联合主演。
7月12日,“新时代三部曲”秦腔现代剧《楷模村》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等9家主流媒体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2112.5万。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以几十年来耕耘在毛乌素沙漠上的诸多“治沙英雄”为原型,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治沙英雄靠着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靠着人性中最闪亮的一抹光,创造了“毛乌素绿洲”这一人类生态奇迹的故事。该剧是陕西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项目,在艺术形式上,将秦腔的慷慨激昂、歌剧的恢宏大气、陕北民歌的火辣苍凉和传统戏曲的空灵意境熔于一炉,实现了舞台艺术的多元素融通,是一部彰显守正创新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反映治沙伟业、讴歌绿色发展的优秀作品。该剧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领衔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青、李军梅,白玉兰新人配角奖获得者李迎,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官小良、陈魁等联合主演。
7月15日,“新时代三部曲”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通过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人物网、文化人物网、中国名家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等9家主流媒体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526.64万。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时代三部曲”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在首都舞台上绽放绚丽光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福州:民众沉浸式体验中秋民俗活动
10月5日,“花好月圆夜 共享邻里情”中秋民俗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猜灯谜、摆塔、月饼分享、拜月仪式等环节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中...(4782)人阅读时间:2025-10-06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077)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精确年代在四川德阳发布
中新社德阳9月27日电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的2025三星堆论坛27日在四川省德阳市开幕。论坛上...(30552)人阅读时间:2025-09-28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68)人阅读时间:2025-09-24邀客畅游 成都发国庆中秋双节“大礼包”
中新网成都9月17日电 (祝欢)“省、市、区三级政府联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发放8500万元消费券,来蓉游客定位在成都即可在活动平台购买服饰鞋帽、美妆护肤、生鲜食品等10大类商品时享受优惠。”1...(10875)人阅读时间: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