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盛顿中国城改建在当地华人圈子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华人老移民被迫搬离已居住了几十年的中国城,而其特有的中国元素也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改建是大势所趋
华盛顿中国城的改建,只是全美范围内中国城所遇困境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城内华人数量减少,中国味儿变淡确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
历史上,中国城的出现源于当时海外对华人的孤立和歧视,迫使他们不得不聚居。后来中国城又渐渐有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功能。但时过境迁,古老的中国城似乎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改建成为诸多地区中国城打开局面、寻求发展的共同选择。
“不少城市的中国城都改建过,这不一定是坏事。以我所在的俄勒冈波特兰市为例,市区内的中国城现在很少有居民了,但是餐饮、工艺品、画廊等到处可见。作为苏州的姊妹城市,波特兰还新建了苏州园林,更是中国城的一颗明珠!”李斧坦言。
具体到华盛顿中国城的改建,李斧认为,“原因是部分出租公寓楼房产主把公寓楼卖给开发商,后者将中国城改造为高档社区,这也是华盛顿市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究竟是福是祸?
改建既已是大势所趋,那么此举对当地华人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于被迫搬迁的华人老移民而言,着实影响不小。据报道,这些华人老移民以老弱妇孺为主,缺乏就业能力,中国城一旦被改建成高档社区后,他们将无力回归。
与此同时,改建后中国特色是否能够保留、是否还能作为广大华人悠悠故土情的寄托之地,也将被打上问号。
然而,从中国城的长远发展来看,此次改造实则有助于其实现功能升级。
据调查,华盛顿中国城内居住的华人数量现为300人,较10年(2004年)前的700人已下降了一半以上。“原因是在美华人群体收入越来越高,很多华人搬到更好的区域去了。在美国,中产阶级多数住在郊区,而非中国城所在的市区。”李斧说。
这反映出当地华人对中国城居住功能需求的下降。但其所承担的文化功能却未被削弱,华人群体对中国城的文化诉求不减反增。
“中国城给海外华人一种存在感、归属感,承载着悠悠故土情。”李斧说。除上述承载乡情的文化功能外,中国城在海外象征着中国文化,其文化传播中心的功能也应提升。
由此可见,如能在改建中完成中国城功能的升级,无疑是“化祸为福”了。
“存”与“留”如何取舍?
华盛顿中国城改建“福祸相依”,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化祸为福?在改建过程中,存与留之间又当如何取舍?对此,华盛顿可从其他城市的改建经验中寻找答案,而西雅图市的中国城改造最具借鉴价值。
中国元素必须要留下来。华盛顿州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方伟侠讲到:“中国元素的保留,可借鉴西雅图的国际审查委员会制度。这个组织由政府和华人成员共同组成,专门负责建筑物风貌的保留,就连简单的门面装饰、簷篷这类细节,都需经过委员会的审查。”
对于文化功能的提升,方伟侠说:“现在的西雅图中国城已成为在美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心。10年间兴建了带有中国元素的地标性建筑——‘中华门’牌楼。庆喜公园也成为华人的户外活动中心,这些都可以借鉴。”
而在改建中降低居住功能后,应处理好低收入搬迁户的安置问题。“当地有专门针对低收入者发放的租房券,改建中应有专人负责协助申请。”李斧说。(岳虹)
马来西亚华商眼中的“双向奔赴”
“随着马中两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双向旅游市场正蓬勃发展。”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会长卢国祥表示。 卢国祥已深耕旅游业近30年。2000年,卢国祥凭借在旅...(4528)人阅读时间:2025-04-16周锡玮:“哪吒热”是两岸年轻人合作的绝佳机会
中新社江油4月11日电 (记者 王鹏)“借助电影《哪吒2》带来的哪吒文化热潮,我们可以推出一些合作计划,让两岸年轻人共同开发这一IP。”第九届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4328)人阅读时间:2025-04-12中马携手打造世界生态产业新标杆,联合国生态品牌基地落户马来西亚太平市,细胞医学引领健康革命新时代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马来西亚,共同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联合国《世界生态》品牌中国马来西亚生态发展产业示范基地正式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太平市落地生根。 这一重大项目...(4880)人阅读时间:2025-04-08京剧艺术大师赵燕侠逝世 曾饰演阿庆嫂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高凯)京剧艺术大师赵燕侠因病于2025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赵燕侠生于1928年,河北武清人(现天津武清区)。据北京京剧院当日发布的讣告,赵燕侠系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国家...(6100)人阅读时间:2025-03-20纪录片《你好,12315》上线 聚焦基层市场监督执法人员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参与讨论,分享消费经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市场监管部门感到好奇,执法人员到底如何调查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月14日,哔哩哔哩...(5935)人阅读时间: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