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日两国经贸交流持续升温,作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成都长期以来与日本保持密切交流合作。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支持在成都设立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示范区以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总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高新区三个片区。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对日外贸进出口268.2亿元,较2019年增长31.3%,区内已聚集日资企业超80家,包括三菱重工、伊藤忠、日立、出光兴产等日本世界500强企业15家。
“苏州是日资企业聚集高地,与日本经贸关系密切。截至目前,该市共有日资企业近3000家。今天我们在苏州开展外资外贸恳谈会,汇聚各机构、企业资源,希望通过开放、务实、高效的交流方式,共同探索合作机遇。”恳谈会上,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两地对日合作成效。该负责人介绍说,为助力日资企业在蓉实现更大发展,成都高新区建设完成了中日会客厅、中日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品质对日合作载体。
据了解,中日会客厅作为中日商业合作交流窗口、产业商品展示平台、中日合作信息资源枢纽,围绕政务接待、商务洽谈、推广路演、商品餐饮体验等各项功能,为中日各地政府、企业、机构等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信息发布平台。
中日联合创新中心是中日企业投资落户成都的重要载体,甲级写字楼,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提供高端商务办公空间、创新交流合作中心、政策金融服务窗口等核心功能服务。项目周边社区配套完善,餐饮、娱乐、长租公寓、商务多元业态创新融合,有效解决企业员工“职住平衡”需求。目前,三菱重工中日数字低碳城市科创中心已入驻运营。
“随着中日会客厅、中日联合创新中心等合作载体的启动运营,成都将聚集更多的日企和日商,大家共同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助力发展中日产业链生态。”成都日本商工会会长、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铃木高德表示。作为在成都扎根和发展多年的一家日资企业负责人,他谈到,在中国西南地区,成都仍然是外商投资最具潜力的地方之一,很多日本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市场。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让更多日企了解成都多元开放的营商环境,也为企业发展不断带来新机遇。
在合作推介环节,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产业规划。示范区以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带动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专业服务协同发展,将重点围绕产业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关系,通过融合创新,促使产业业态、载体功能、产品内容之间打破领域边界,形成跨界渗透的良好效果。
日本第一家文创类上市公司,位列日本第三、亚洲前十的营销传播集团——ADK集团应邀出席本次恳谈会。据悉,ADK集团共同策划、参与制作了《哆啦A梦》《蜡笔小新》《海贼王》等400余部人气动画片,开启了日本动漫、游戏IP商业化,至今已拥有近60年的历史。
围绕“文创产业及成都合作机遇”,ADK集团IP事业主管杨轶炜现场作了主题分享。“成都数字文创蓬勃发展,成都高新区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文化创意场景,有利于数字文化IP商业化的延展。”他表示,ADK集团计划在中国发展动漫影视产业,希望在成都高新区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共建国内顶级的动漫影视产业园,引入和召集日本动漫产业专家、国内头部动画制作企业入驻,并合作完成动画电影制作,为中日产业园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优质动漫文创及周边企业。
随后,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了中日数字文创国际基地、智能制造基地、智能驾驶示范场景、中日合作产业基金、社区医疗康养中心5大合作提案,诚邀广大企业和人才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兴业,共同参与推动区域建设和发展。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新川创新科技园、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韩创新创业园三大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吸引留住人才、降低创新成本、实现更大发展。(完)
天源长寿村水厂二期工程竣工投产 巩固广州水市场龙头地位
近日,天源长寿村矿泉水厂二期工程6栋共45153.8平方米的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并挂牌投产。这标志着这家广州首家桶装矿泉水企业在扩大产能和提升品牌道路上迈出重要一...(9899)人阅读时间:2025-09-11海南自贸港推介会暨政策解读会在香港举行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100天之际 海南自贸港推介会暨政策解读会在香港举行 持续推动琼港合作走深走实互惠共赢 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政策在香港知...(20148)人阅读时间:2025-09-10“江门造”摩托车加速驰骋全球
打造自主品牌 出海动力强劲 “江门造”摩托车加速驰骋全球 广交会期间,大冶摩托展位展示了多款精美车型。 &n...(9948)人阅读时间:2025-08-29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根据有关工作安排,财政部将于8月27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5年第四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5433)人阅读时间:2025-08-21内外贸一体化造就“江门制造”新优势
一批江门外贸企业正从国际市场的“幕后英雄”华丽转身为国内消费的“台前明星” 内外贸一体化造就“江门制造”新优势 近段时间,线上,江门市贝...(9967)人阅读时间: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