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凉山8月10日电 题:大凉山“悬崖村”飞回“归巢燕”
记者 岳依桐
虽已举家搬迁,但29岁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村民某色苏不惹,仍常年住在悬崖上的村庄旧址。

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十分危险。近10年来,“悬崖村”的藤梯换成了更安全的钢梯,村民也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县城的安置点,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人搬走下山后,山上的土地都闲置了,有点浪费,我就想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发展产业。”某色苏不惹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他牵头成立昭觉县苏不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中10多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到山上创业,每个月仅给自己放4天假,回到新居与家人团聚。
脱贫攻坚期间,凉山州“一步跨千年”,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大凉山村庄正迎回越来越多年轻人。
“放在十年前,我想都不敢想村子会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第一个大学生、“90后”村支书吉列子日走出大山后,同样选择回归。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的阿布洛哈村曾一度闭塞,村民日常生活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未曾跨过天堑,走出村庄。
2020年6月,一条长3.8公里的水泥路沿着高山崖壁将村庄与外界联通,结束了这个彝家村寨的“百年孤独”。

记者日前乘车探访阿布洛哈村时看到,修路期间的临时交通工具——悬挂在数百米高空索道上的摆渡车早已停摆,成为历史。与其遥遥相望的宽敞公路则“接棒”,带村民走向大千世界。
吉列子日带着记者向村中走去,他骄傲地介绍村庄的变化:所有村民都住进了新房,门前还带着小院,种蔬菜、花草;这是新修的农家乐,方便接待游客;村小学已经翻修,现在设施很完善;村里的马都卖了,如今家家都有摩托车,有几户还买了汽车;我们还建了村史馆,愿后代不忘过去,忆苦思甜……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时代发展没有落下任何人,点着油灯学习、算着存粮吃饭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相信未来我们村还会走出更多大学生。”吉列子日说。
在某色苏不惹和同伴们的耕耘下,阿土列尔村旧址也已从闲置空地变成生产基地。200多亩油橄榄茁壮生长,养殖的羊还未长大便被深圳的企业提前订购;通过网络直播,蜂蜜、柑橘等特产售往全国各地……
“去年合作社光是卖羊的收入就有38万元,各种收入加起来,我家一年挣了十几万元,比外出打工收入高多了。”某色苏不惹笑道,十年前,村里的年轻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往外面跑,但现在回村干事业的人越来越多。
平日里,除了直播带货,某色苏不惹还常在网络上分享“悬崖村”的新貌。他坦言自己有浓厚的故乡情结,“不想让‘悬崖村’被遗忘,因为村庄的变化也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只要年轻一代还在奋斗,村庄就永远都不会消失,一定会越来越好。”(完)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10月17日下午,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拉开帷幕,一场汇聚全省优质资源的农文旅招商盛宴同步启幕。现场集中推介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19936)人阅读时间:2025-11-04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0月31日晚,中国西北戈壁深处,又一“太空航班”起航,为中国“天宫”送去新的驻守力量。 当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5537)人阅读时间:2025-11-02
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這座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的紀念館,是目前嶺南地區收...(9926)人阅读时间:2025-10-31
“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参访中芬设计园: 小设计产生大能量
本网讯|10月30日上午,“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活动来到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中芬设计园,参访了两家设计机构:后浪设计与晟邦国际咨...(29935)人阅读时间:2025-10-31
(有片)科技馆里的量子纠缠与世界版图的传媒方阵共振
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走进深圳顶流地标“宇宙飞船” 视频:活动现场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由香港...(29953)人阅读时间: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