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鳌4月22日电 (谢雁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探讨应对之道的声音不断。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病毒监测、疫苗研发生产、诊断治疗……在战“疫”的多个关键环节中,科技都是制胜“利器”。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各方纷纷提出利用科技战“疫”的新思路。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病毒变异速度之快,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新挑战。对此,马耳他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克里斯·费恩表示,全球预警机制尤为重要。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拉吉夫·沙阿介绍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流行病预防研究所,“我们努力建立一个全球早期预警系统,以便迅速发现新的变异株,并快速阻断传播”。
“我们致力于提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的能力,同时分析废水、旅行信息、消费者信息等非传统数据。”拉吉夫·沙阿说,希望更多机构能加入数据共享,以共同防范和化解危机。
深圳康泰生物总裁苗向也指出,如果有全球共同监测机制来预测下一年度可能流行的毒株,并进行疫苗统一分发,全球联合抗疫将迈出重要一步。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需要研发出能够更好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的疫苗。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会上介绍说,中国已实现新冠病毒疫苗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全覆盖,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及多价疫苗研发已取得积极进展。
“按照当前全球研发的进度来看,即使在各国政府紧急批准之下,也很难赶上变异株的变异速度。”苗向认为,新冠疫苗研发还需全球同策同力,应建立疫苗研发生产的全球协同机制。
疫苗研发之后,能否科学、有效地接种是环环相扣的问题。当前全球“免疫鸿沟”仍然显著存在,如何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率?
在疫苗援助之外,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强调疫苗技术转让。“本次疫苗接种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要尽可能让疫苗就近在有能力的国家进行生产,同时尽可能做技术转让,以此实现全世界最大范围供应。”王磊说。
新冠疫苗技术转让提升发展中国家疫苗“造血”的能力。早在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宣布,包括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在内的6个国家成为“新冠疫苗技术转让中心”的第一批受援国,将获得在本土生产mRNA新冠疫苗所需技术。
在推进发展中国家疫苗本地化生产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构筑全球免疫屏障。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在年会期间介绍说,目前中国已相继向20多个国家转让技术并合作生产疫苗,在海外形成了10亿剂的新冠疫苗年产能。
去年6月,巴基斯坦国家卫生研究所正式发布本地灌装生产的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首次实现新冠疫苗本地化生产。据了解,截至2022年3月,中巴合作生产的PakVac疫苗总产量突破2000万剂。
随着各国疫苗接种速度逐渐加快,“疫苗护照”给跨国旅行重新“正常化”带来希望。“疫苗护照”是受国际认可的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可以说,是一张电子健康通行证。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指出,当前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是“疫苗护照”的困局。在“疫苗护照”的反对者看来,保护隐私也是一大难题。
素拉杰认为,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议区域应用系统,各国在旅客出发72小时之前,将其疫苗接种信息、健康信息上传至系统,系统实时跟踪旅客症状。政府不拥有这些信息,旅行结束后,旅客可自行删掉。“通过技术能够增强互信、重塑旅游业,促进各国经济复苏。”(完)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10月17日下午,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拉开帷幕,一场汇聚全省优质资源的农文旅招商盛宴同步启幕。现场集中推介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19931)人阅读时间:2025-11-04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0月31日晚,中国西北戈壁深处,又一“太空航班”起航,为中国“天宫”送去新的驻守力量。 当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5532)人阅读时间:2025-11-02
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這座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的紀念館,是目前嶺南地區收...(9921)人阅读时间:2025-10-31
“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参访中芬设计园: 小设计产生大能量
本网讯|10月30日上午,“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活动来到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中芬设计园,参访了两家设计机构:后浪设计与晟邦国际咨...(29930)人阅读时间:2025-10-31
(有片)科技馆里的量子纠缠与世界版图的传媒方阵共振
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走进深圳顶流地标“宇宙飞船” 视频:活动现场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由香港...(29947)人阅读时间: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