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乏力、地区冲突不断……当确定性成为全球“稀缺品”,这个3月,中国两会如约而至,让世界看到三大确定性。
其一,应对疫情有力。
当下世界,被新冠病毒打乱的秩序何时恢复仍未可知。在许多国家发展进程按下“暂停”甚至“倒退”键之时,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正逐渐回归常态。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年度大事,全国两会如期举行就是例证。
究其原因,在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将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恢复奠定基础。“中国之治”的能量可见一斑。
鉴于疫情防控等因素,今年全国两会仍延续前两年做法,适当缩短会期。但紧凑高效的议程安排、井井有条的疫情防控、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无不折射出“精简版”的两会依然有条不紊、从容淡定。按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这是一种内在凝聚的定力,也是一种外界可以感知的信心。
其二,经济复苏有望。
面对重重挑战,已有多家国际机构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作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角色之一,中国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是各方关注焦点。
进入2022年,中国已定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一段时间以来,官方连续推出降准、降息等扩张性政策,意味着“稳增长”工具箱已经开启。外界普遍预期,今年中国全年发展目标将更体现务实与科学,全国两会上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组合可期。这不仅是中国推动自身发展的努力,亦将为重振世界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其三,中国民主有效。
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全国两会还为世界观察、了解中国式民主提供了生动的窗口。
在一周多的时间里,近5000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他们通过履行职责、审议和讨论一系列报告和法律案,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他们聚焦发展大计、民生点滴,让14亿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
不同于西方模式,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中国历史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动荡世界里,世界借由全国两会更清晰地感知关乎中国发展的确定性。这场春日里的“赴约”,如人们所期,也如人们所需。(完)
陈宜禧后人坐16个小时飞机回乡祭祖 “无论走多远,根在这里”
陈宜禧后人坐16个小时飞机回乡祭祖 “无论走多远,根在这里” 清明时节,陈宜禧的后人从大洋彼岸跨越山海,回到家乡祭祖。他们走过先辈...(9927)人阅读时间:2025-04-16中国海关总署:一季度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4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 万亿元,下降6%。一...(4902)人阅读时间:2025-04-15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川渝探区首次实现月产天然气超亿方
中新网大庆4月10日电 (肇启龙)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今年3月,大庆油田川渝探区首次实现单月天然气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创下该探区自开发以来的历史新高。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4964)人阅读时间:2025-04-11江门澳门携手 谱写湾区多元协作新范式
抢抓“澳门+横琴”发展新机遇 江门澳门携手 谱写湾区多元协作新范式 江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抢抓“澳门+横琴&rd...(10223)人阅读时间:2025-04-10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地震救援任务返回昆明
4月6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甸的地震救援任务,乘坐飞机顺利返回云南昆明。同机抵达昆明的还有十多名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人员。据了解,3月28日,缅甸发生强震。次日,共37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5894)人阅读时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