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主席、华中师大特聘教授范建华说,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这条大河是一条生命走廊,也是一条文化走廊,更是经济长廊和生态屏障。
“澜湄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要同轨并行。”范建华表示,要保护好澜沧江水域的生态环境,维护沿江生态平衡;要保护流域富饶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民族志的普查与生产性保护。
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绿色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慷林说,正在中国云南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大会主题、提出的相关举措说明,“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21世纪,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要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马洪波通过分享澜沧江源头昂赛大峡谷的案例,表示要发挥好社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一对孪生兄弟,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马洪波说,长期生活在昂赛大峡谷的牧民热爱、了解这片土地,形成的传统文化更是集敬畏、尊重、保护和利用自然为一体。“在外人看来自然条件艰苦、生活条件艰辛的游牧活动已内化为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正是在游牧中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澜湄万里行学术交流会现场 王西红 摄
澜湄次区域生态旅游合作思考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 成海交流说,澜湄六国3+5合作框架中旅游合作属于优先领域,同时旅游业是澜湄国家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来源,部分国家更是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不仅可以夯实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民意基础,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澜湄六国均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国家,具有深厚的“澜湄认同”,各国旅游资源互补、市场互补,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均有较好的连通基础,生态旅游合作基础扎实。但澜湄六国生态旅游合作也面临着挑战,包括潜在历史恩怨和现实冲突有可能导致相互不理解和敌意、需要创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内向性加强、各国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澜湄次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形象认知不足等。
成海说,应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大力推动在线旅游服务;以“畅游澜湄”为目标提升区域旅游便利化水平;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吸引一批核心城市加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打造澜湄国际旅游区,推动区内区外旅游双循环。
澜湄流域生态与文化保护要同轨并行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张德海介绍,目前,中国已正式设立包括三江源等在内的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中澜沧江源园区面积达1.37万平方公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
“下一步,要推动实现国家公园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制度建设向巩固完善转变,从探索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美丽中国的金名片,全球生态治理的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张德海说。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海云介绍,受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的双重影响,澜沧江流域呈现不同的民族生态景观,如草地畜牧业发达的藏族,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的傈僳族,水田稻作发达的傣族、白族等。
“上述民族过程同源异流,文化景观分布上多源兼容,民族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记忆是合作发展的深厚基础。”张海云建议,要瞄准国际客源打造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景观丛林。
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社长刘成友说,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请,要汇聚各方力量,担当媒体责任,在笔墨间和屏幕上提供澜湄合作更加有力的支持。(编辑:李锐)
中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月27日)发布《中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5)》。根据报告,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根据报告,2024年我...(4530)人阅读时间:2025-06-29一季度超八成A股上市江企实现盈利
业绩“成绩单”亮眼 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一季度超八成A股上市江企实现盈利 上市公司的业绩是江门市经济的“晴雨表&rdqu...(10150)人阅读时间:2025-06-27【独家视频】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盛大开幕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独家视频:“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10199)人阅读时间:2025-06-25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 成都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成都6月25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5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成都召开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成都将锚定...(10198)人阅读时间:2025-06-25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聚集企业1.5万余家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 郭军)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23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广东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了低空经济相...(4734)人阅读时间: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