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除湖南省外,中国多地民众自发送别袁老,寄托哀思。
在海南三亚袁隆平耕耘了半个世纪的南繁田边,自发前来悼念的民众络绎不绝。
当日,三亚师部农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早造水稻已经收割,田洋正待整备。路边袁隆平题词“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墙柱成为大家寄托哀思的汇聚点:人们不断送来的黄白菊花蔓延到马路边;稻田一侧,一个红色塑料桶被当作香炉,插着燃烧的香烛,旁边摆放的是名为“袁酒”的糯米酒;有民众没有买到鲜花,就从附近小卖铺买来椰子、槟榔,以海南当地特有的方式表示缅怀。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一楼大厅内,当地民众自发前来寄托哀思,包括科研人员、农民、公务员、销售人员等。
工作站成立于三年前,旨在发展和推广“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让草原人民端稳饭碗。在近1000亩兴安盟盐碱地试验田上,2020年亩产533.95公斤的成绩,远远超过亩产300公斤的“及格线”。
在广西东北部偏僻的农业小县灌阳,“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连续11年稳居广西第一,被袁隆平誉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和“超级水稻种植水平一流”。袁隆平曾六次到过该县。
连日来,当地民众纷纷自发来到神农稻博园悼念袁隆平。24日上午,当地水稻种植户史维军正在田间察看禾苗长势。“袁老让我们好好种田,我们不能辜负他。”
2019年10月9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该工作站技术负责人杨通洲作为袁隆平的学生,跟随其十余年。他表示,将把悲痛化为力量,用实际行动把袁老师交代的工作任务继续开展下去。(完)
(参与报道:王晓斌 李宇凡 张玮 赵琳露 杨宗盛 蒋丰慧)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地震救援任务返回昆明
4月6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甸的地震救援任务,乘坐飞机顺利返回云南昆明。同机抵达昆明的还有十多名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人员。据了解,3月28日,缅甸发生强震。次日,共37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5546)人阅读时间:2025-04-07香港警务处处长周一鸣履新
中新社香港4月2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周一鸣2日正式履新。他当日对媒体表示,未来工作将朝着3个重点方向推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5738)人阅读时间:2025-04-03古巴华裔画家找到江门老家:回到家乡好“心气” !
共赴“世青之约” 共享合作新机遇 世青会为全球江门籍青年搭建起交流合作桥梁 3月的巴拿马,又一次迎来四海宾朋。 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下简称&ldq...(10253)人阅读时间:2025-04-01中国民航将进入夏秋航季
中新社广州3月29日电 (记者 郭军)中国民航将于3月30日至10月25日正式执行2025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据了解,新航季多家航空公司继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增加运力投入。 今年夏秋航季,南航集团计划执行航班总量超62...(4953)人阅读时间:2025-03-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在北京开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在开幕式上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10353)人阅读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