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惊悉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的噩耗,深感悲痛。”曾经在袁院士身边工作了三十三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自己是袁院士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带头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觉得,袁隆平老师那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是来自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万事万物的爱心。
袁隆平的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邓化冰还清晰地记得,2003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繁基地做论文实验时,每天都能在基地见到袁老师。“他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位老师和学生的研究进展,听到有新的突破,很远就能听到袁老师爽朗的笑声。看到我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他也会很耐心地给予指导,很顾及年轻人的感受。”
“袁院士对我的影响很大,他这么大年纪还奋斗在一线搞科研,我们年轻一代凭什么不把每件事都做好?”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县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甘宗恒回忆,2013年袁院士来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的时候十分细致,也十分亲切,反复鼓励年轻人迎难而上。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已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当地民众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们有点接受不了,这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今天得知消息非常突然,去买菊花的时候已经买不到了,只能以白玫瑰来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思念和敬意。”西南大学含弘学院袁隆平班2017级学生李依阳在献花致敬后告诉记者。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后来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袁隆平西南农学院的毕业证书显示,1953年,23岁的他在此学成毕业。西南大学含弘学院于2011年11月成立。袁隆平为学院题词:“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含弘学院启航,含弘学子起步。”
“最开始在网上看到袁老逝世的消息根本不敢相信,觉得怎么可能。前段时间袁老还在做科研。”李依阳说,确认消息是真的后,同学们都自发过来献花。后来学院也组织大家一起来,举行献花(默哀)仪式。
“我们班是以袁老的名字命名的。”李依阳说,感到荣幸的同时也觉得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希望在今后学习、科研的道路上,不负老先生的教诲和嘱托。(刘贤 李爱平 王昊昊 刘双双参与报道)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10月17日下午,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拉开帷幕,一场汇聚全省优质资源的农文旅招商盛宴同步启幕。现场集中推介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19947)人阅读时间:2025-11-04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0月31日晚,中国西北戈壁深处,又一“太空航班”起航,为中国“天宫”送去新的驻守力量。 当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5549)人阅读时间:2025-11-02
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這座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的紀念館,是目前嶺南地區收...(9938)人阅读时间:2025-10-31
“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参访中芬设计园: 小设计产生大能量
本网讯|10月30日上午,“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活动来到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中芬设计园,参访了两家设计机构:后浪设计与晟邦国际咨...(29946)人阅读时间:2025-10-31
(有片)科技馆里的量子纠缠与世界版图的传媒方阵共振
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走进深圳顶流地标“宇宙飞船” 视频:活动现场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由香港...(29964)人阅读时间: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