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惊悉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的噩耗,深感悲痛。”曾经在袁院士身边工作了三十三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自己是袁院士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带头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觉得,袁隆平老师那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是来自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万事万物的爱心。
袁隆平的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邓化冰还清晰地记得,2003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繁基地做论文实验时,每天都能在基地见到袁老师。“他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位老师和学生的研究进展,听到有新的突破,很远就能听到袁老师爽朗的笑声。看到我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他也会很耐心地给予指导,很顾及年轻人的感受。”
“袁院士对我的影响很大,他这么大年纪还奋斗在一线搞科研,我们年轻一代凭什么不把每件事都做好?”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县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甘宗恒回忆,2013年袁院士来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的时候十分细致,也十分亲切,反复鼓励年轻人迎难而上。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已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当地民众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们有点接受不了,这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今天得知消息非常突然,去买菊花的时候已经买不到了,只能以白玫瑰来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思念和敬意。”西南大学含弘学院袁隆平班2017级学生李依阳在献花致敬后告诉记者。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后来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袁隆平西南农学院的毕业证书显示,1953年,23岁的他在此学成毕业。西南大学含弘学院于2011年11月成立。袁隆平为学院题词:“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含弘学院启航,含弘学子起步。”
“最开始在网上看到袁老逝世的消息根本不敢相信,觉得怎么可能。前段时间袁老还在做科研。”李依阳说,确认消息是真的后,同学们都自发过来献花。后来学院也组织大家一起来,举行献花(默哀)仪式。
“我们班是以袁老的名字命名的。”李依阳说,感到荣幸的同时也觉得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希望在今后学习、科研的道路上,不负老先生的教诲和嘱托。(刘贤 李爱平 王昊昊 刘双双参与报道)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地震救援任务返回昆明
4月6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甸的地震救援任务,乘坐飞机顺利返回云南昆明。同机抵达昆明的还有十多名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人员。据了解,3月28日,缅甸发生强震。次日,共37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5546)人阅读时间:2025-04-07香港警务处处长周一鸣履新
中新社香港4月2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周一鸣2日正式履新。他当日对媒体表示,未来工作将朝着3个重点方向推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5738)人阅读时间:2025-04-03古巴华裔画家找到江门老家:回到家乡好“心气” !
共赴“世青之约” 共享合作新机遇 世青会为全球江门籍青年搭建起交流合作桥梁 3月的巴拿马,又一次迎来四海宾朋。 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下简称&ldq...(10253)人阅读时间:2025-04-01中国民航将进入夏秋航季
中新社广州3月29日电 (记者 郭军)中国民航将于3月30日至10月25日正式执行2025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据了解,新航季多家航空公司继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增加运力投入。 今年夏秋航季,南航集团计划执行航班总量超62...(4953)人阅读时间:2025-03-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在北京开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在开幕式上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10353)人阅读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