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惊悉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的噩耗,深感悲痛。”曾经在袁院士身边工作了三十三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自己是袁院士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带头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觉得,袁隆平老师那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是来自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万事万物的爱心。
袁隆平的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邓化冰还清晰地记得,2003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繁基地做论文实验时,每天都能在基地见到袁老师。“他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位老师和学生的研究进展,听到有新的突破,很远就能听到袁老师爽朗的笑声。看到我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他也会很耐心地给予指导,很顾及年轻人的感受。”
“袁院士对我的影响很大,他这么大年纪还奋斗在一线搞科研,我们年轻一代凭什么不把每件事都做好?”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县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甘宗恒回忆,2013年袁院士来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的时候十分细致,也十分亲切,反复鼓励年轻人迎难而上。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已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当地民众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们有点接受不了,这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今天得知消息非常突然,去买菊花的时候已经买不到了,只能以白玫瑰来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思念和敬意。”西南大学含弘学院袁隆平班2017级学生李依阳在献花致敬后告诉记者。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后来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袁隆平西南农学院的毕业证书显示,1953年,23岁的他在此学成毕业。西南大学含弘学院于2011年11月成立。袁隆平为学院题词:“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含弘学院启航,含弘学子起步。”
“最开始在网上看到袁老逝世的消息根本不敢相信,觉得怎么可能。前段时间袁老还在做科研。”李依阳说,确认消息是真的后,同学们都自发过来献花。后来学院也组织大家一起来,举行献花(默哀)仪式。
“我们班是以袁老的名字命名的。”李依阳说,感到荣幸的同时也觉得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希望在今后学习、科研的道路上,不负老先生的教诲和嘱托。(刘贤 李爱平 王昊昊 刘双双参与报道)
山河永固、英雄归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中新网沈阳9月12日电(记者 王昊 徐峻杰)9月12日上午,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举行。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灵及267件遗物,由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祖国并护送至辽宁沈阳。 10...(4704)人阅读时间:2025-09-13共话家国情怀与江门发展
江门各界收看阅兵盛况 牢记历史 珍惜当下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天上午,侨乡江门各界以不同的方...(10168)人阅读时间:2025-09-092025未来投资大会在厦门举行
中新社厦门9月8日电 (吴冠标)2025未来投资大会开幕暨全体大会8日在厦门举行。 这是联合国贸发会议首次联合中国城市主办未来投资大会,大会以“投资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围绕最新技术创新...(4719)人阅读时间:2025-09-09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5532)人阅读时间:2025-09-03让海洋牧场的“第一口鲜”走向大湾区餐桌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取数 成为全球首个建成的下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 8月26日,科研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控制室共同开启物理取数,鼓掌庆祝取数成功。 刘悦湘 摄 &n...(10450)人阅读时间: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