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关于西方有人造谣新疆“强迫劳动”引起的“棉花事件”,在中国境内激发的舆论反击已持续了数日。正当国内外高度关注事件进展之时,中国国家电视台著名栏目“焦点访谈”27日播出的节目《白棉花为何上了“黑名单”》再受热议。此间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显示,西方反华势力欲抹黑、中伤中国治疆举措的图谋已被事实反复“打脸”。
连日来,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上海代表处声明称“从未在新疆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某国际服饰品牌母公司已撤下官网的不实声明;美西方多位智库学者和专业人士亦公开发声力挺中国新疆。
人们可以看到,有关新疆“棉花事件”的真相正在逐渐厘清,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清其中原委。
在当代国际关系现实里(特别是在少数西方大国的视野里),政治打压遏制多以经济制裁形式呈现,这一次也不例外——四处散播“强迫劳动”假消息、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单方面取消订单,有关政客和商家的种种言行,其实无关什么“强迫劳动”而实质是为遏制中国企业乃至中国发展。
中国外交部最新一次例行记者会展示了一段美国某政客在2018年提出“搞垮中国”、利用维吾尔族人“刺激北京”的视频。发言人华春莹强调,有关“强迫劳动”指责是极少数反华势力炮制的谎言;若认定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是“压迫”,是有人根据自身历史“以己度人”。
实际上,近年先后到访过新疆的西方官员、学者、记者不在少数。但境外舆论中关于中国西部的负面叙事,尤其是所谓“强迫劳动”“再教育营”“种族灭绝”等不实言论,与新疆当前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族民众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多劳动多挣钱”是新疆棉农(包括内地应季赴疆的采棉工)的朴素心愿。如今订单不翼而飞让种植户和企业束手无策。对他们而言,自食其力却被认为是“强迫劳动”真可谓突遭无妄之灾。
近期多位新疆棉企少数民族员工现身说法,详细介绍了“八小时工作制”和工资待遇等基本情况,这些亲历者的切身故事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太多。
观察家们相信,新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不会受制于不实消息恶意散播的纷扰。外界想了解真实的新疆,当首先摒弃“上帝视角”和“有色眼镜”,做到不设立场、不作预判,从一位位普通少数民族百姓的故事里倾听到真相。
质优纯白的新疆棉花这一次遭遇,完全来自于西方有人恶意抹黑——在傲慢与偏见成为“过期药”后,造谣与打压也正在失效。(完)
中外企业家共话人工智能驱动数字经济创新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 (奚金燕 黄方)11月5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分论坛暨全球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在上海举办。 本次分论坛吸引了超过600...(5598)人阅读时间:2025-11-06
121亿元!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亮相
10月17日下午,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拉开帷幕,一场汇聚全省优质资源的农文旅招商盛宴同步启幕。现场集中推介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意向资...(20015)人阅读时间:2025-11-04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0月31日晚,中国西北戈壁深处,又一“太空航班”起航,为中国“天宫”送去新的驻守力量。 当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5613)人阅读时间:2025-11-02
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這座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的紀念館,是目前嶺南地區收...(10002)人阅读时间:2025-10-31
“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参访中芬设计园: 小设计产生大能量
本网讯|10月30日上午,“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活动来到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中芬设计园,参访了两家设计机构:后浪设计与晟邦国际咨...(30016)人阅读时间: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