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时间12月10日凌晨4时14分,中国“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英文简称GECAM)”昵称“极目”的两颗空间科学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其两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的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推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此外,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日地空间高能辐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提供科学观测数据。
作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挂牌后首次发射的科学卫星,中科院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空间科学卫星命名为“怀柔一号”。同时,为推动科学传播,该卫星昵称为“极目”,其两颗卫星“小极”和“小目”分布于地球两侧,形成两“极”之势,犹如二“目”,将对黑洞、中子星等极端天体的剧烈爆发现象进行观测,快速下传并发布观测警报, 引导中外科学家利用各类望远镜进行后随观测。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工程任务由中科院负责组织实施,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研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任务科学目标提出单位,并负责卫星有效载荷、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负责科学数据的地面接收。
该工程任务测控系统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用于这次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第11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55次航天飞行。
中科院介绍说,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设科技强国的标志性成果,专项一期已部署并成功发射“悟空”“墨子”“慧眼”“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2019年8月底,专项二期首颗技术验证卫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奠基性的第一步。
除“太极一号”和这次成功发射的“极目”双星外,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专项二期还部署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爱因斯坦探针(EP)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等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将在未来3至4年内陆续发射,有望在太阳爆发活动、时域天文学、日地关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完)
成都青羊的温暖:肯德基“食物驿站”扩列 余量美食暖社区
本网讯|暖冬时节,“余量食物”爱心续航,11月21日,肯德基成都西村、华府金沙等5家餐厅“食物驿站”正式揭牌,为蓉城再添公益新坐标...(30096)人阅读时间:2025-11-24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闭幕
新华社深圳11月21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21日晚在深圳闭幕。 晚8时,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闭幕。第十...(4714)人阅读时间:2025-11-22
中国劳务品牌迈向“精工智造”
中新社南宁11月19日电(记者 黄艳梅)“低空经济是国家未来产业方向。‘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培育低空领域种子人才,让飞手成为场景解决方案专家。”上海中智...(5923)人阅读时间:2025-11-20
中国国防部:深蓝是航母永恒的方向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海军称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有分析认为,...(6082)人阅读时间:2025-11-17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
中新社长沙11月12日电 (张雪盈 徐志雄)以“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为主题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12日在湖南长沙开幕。 中国新媒体大会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系统性变革的全国性权威平台...(5566)人阅读时间: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