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岛争春,迸发先行活力;
东海逐浪,奔涌开放大潮。
三年来,开放融通成了浙江自贸试验区的鲜明标识。从连续举办三届世界油商大会,到一批国际油气巨头落户;从一个个开放平台搭建,到建设联结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基地……不断成长的浙江自贸试验区,搭建起油气产业国际合作平台,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为开放搭平台,是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使命和追求。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舟山正以“弄潮儿”姿态勇立潮头,全力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
搭建国际化平台,深化油气产业全球合作
今年1月16日,浙江浙石油海洋燃料有限公司在海洋产业集聚区悄然注册成立。
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家公司的背后,站着两大油气行业巨头:道达尔集团和浙能集团。
去年10月的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上,道达尔集团与浙能集团旗下的浙石油公司签订燃料油股权合作项目协议,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开展船用燃料油加注、混兑、贸易等业务。如今,新公司的业务开展逐渐步入正轨。
“浙江自贸试验区有着独特的港口、区位和市场优势。”道达尔集团中国主席赵伟良说,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气产业定位清晰明确,有望在未来发展成为全球油气产品的贸易中心。赵伟良表示,除了船用燃料油外,道达尔集团正与多方合作伙伴密切沟通,探讨在舟山开展油气方面的项目合作。
连续举办了三届的世界油商大会,正成为一个全球油气产业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去年的第三届大会上,271家参会企业超过50%是外资企业,有世界500强企业62家、世界石油50强企业18家、世界化工50强企业16家。共商油气、共享机遇、共谋发展,这个平台让不产一滴油的舟山和浙江,成为了全世界油气行业瞩目的焦点。
开放之花盛开,合作硕果累累。据统计,通过三次世界油商大会,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签约项目66个,协议涉及总金额2797.3亿元,涵盖了石油化工、油品贸易交易、海事服务、LNG综合利用等油气全产业链。目前,已有22个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在谈重大项目达30余个。
同时,沙特阿美、BP、道达尔、嘉能可、托克、维多等一批世界油气巨头情定舟山。如浙石油与嘉能可合作,在舟山设立了浙江浙石油贸易有限公司,并同步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在原油贸易上联通舟山与世界。
以油商大会这一国际化平台为基点,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招引外资上正大步向前。
聚焦油气全产业链,舟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编制完成了国内首张全球油气全产业链招商图,梳理形成了招商项目库和要素图,并组建油气专业招商组,开展专业化、精准化、产业化招商。
根据计划,今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办好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力争促成油气全产业链项目签约15个以上,加快推动大会成果转化,推进相关油气项目落地实施10个以上。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的舟山,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油气企业集聚、油气贸易活跃的地区之一,未来令人期待。
聚焦油气贸易,推动更广领域开放合作
3月25日,在条帚门锚地,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公司为一艘外籍巨型油轮,一次性加注了6625吨低硫船用燃料油,创下了舟山港单船低硫燃料油供油量的历史新高。
这一天,普氏全球能源发布的全世界主要港口船用燃料油价格指数显示,舟山的低硫船用燃料油价格为每吨278.5美元。与香港、新加坡相比,一吨油分别便宜10美元和1美元,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如今,普氏能源、阿格斯这两家世界知名的能源报价机构,都发布了保税船用燃料油的舟山价格。“我们发布的价格指数,面向全球数万用户。”英国阿格斯公司亚太区CEO皮埃尔·利文说,这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大全球船用燃料油市场份额、打造“舟山指数”以及未来发展船用燃料油现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现货价格基础。
“舟山价格”“舟山指数”,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致力于建设国际油气贸易交易中心,围绕油气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出的一项开放创新之举。众多的开放举措,也让浙江自贸试验区变得更加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就在3月18日,191.67万元出口退税款打进了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的账户,这也成为了全国首票享受出口退税的保税船用燃料油全流程业务。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推动下,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财政部出台了低硫油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浙江自贸试验区低硫船用燃料油的价格竞争力。与香港、新加坡相比,舟山的低硫船用燃料油价格之所以“不落下风”甚至有时还略有优势,这一政策功不可没。
只有开放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是浙江自贸试验区“一中心”建设的核心平台。在推进国际合作上,浙油中心与新交所启动了橡胶OTC业务,为探索交易模式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上,浙油中心又与亚太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合作。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浙油中心已集聚了1484家国内外油气企业,去年会员企业累计实现贸易额超过1400亿元,实现贸易量3239.25万吨,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浙江自贸试验区全力打造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同样收获满满。据统计,浙江自贸试验区三年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21亿元,年均增长近440%;业务范围逐渐发展辐射至日本、美国、德国等43个国家和地区,惠及省内800多家企业。
当好开放桥梁,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事关重大。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石油进口超过5亿吨,对外依存度突破70%。通过对外开放,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驾护航,是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一大重任。
从海上看黄泽山岛,巨大的储罐林立。自2月5日开港以来,库容151万立方米的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22船次的靠泊装卸作业,入库油品34.6万吨。根据长远规划,该项目未来总库容将达约1450万方,并建设黄泽山—鱼山、黄泽山—漕泾等多条输油管道。
按照“1亿吨”储备能力的目标,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布局国际油气储运基地。据统计,目前已建油品储罐3100万立方米(2790万吨),其中原油罐2300万立方米,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罐800万立方米,国家能源战略保障能力全国领先。
在新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如今每天有数百名工人在紧张施工。该工程将新建2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及LNG外输配套等设施,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届时,接收站年处理LNG的能力将从一期的300万吨提升到500万吨,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气源基地。
除了新奥,浙江自贸试验区还计划在六横岛建设1200万吨浙能LNG接收站项目和1500万吨中石化LNG接收站项目。未来的舟山,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LNG登陆中心。
建设国际矿石中转基地,对提升我国战略物资安全保障和增强大宗商品国际话语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鼠浪湖岛,三年来累计完成混配矿超过4000万吨,铁矿石年混配量全国第一,约占国内市场20%,辐射长江沿线30余家钢铁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混配矿单体码头和进口集散基地。
依托鼠浪湖、马迹山等铁矿石码头,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成为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铁矿石分销中心。同时,初步形成了铁矿石全流程服务体系,并推出了铁矿石现货交易。
开放潮涌,奋楫争先。一路风行的浙江自贸试验区,正以广阔的胸襟、坚实的步伐,搭建开放融通的国际化大平台。
来源:舟山日报 北欧时报
文/董佩军 图/姚峰 王晖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中新网香港7月25日电 (记者 戴小橦)记者25日获悉,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则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4032)人阅读时间:2025-07-26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39978)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10082)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587)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762)人阅读时间: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