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0日电 (王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也随之而来。如何破解城市病,如何让城市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许多城市都在探寻自己的答案。近日,记者走访河北雄安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探寻未来中国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样本。
设立于2017年4月的雄安新区是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其具体定位包括: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在雄安新区的规划中,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是重要一环。“打造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起步区空间意象和城淀相望的启动区格局。”雄安新区规划厅内,这一蓝图令人耳目一新。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记者了解到,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是“先植绿、后建城”。设立至今,新区内已累计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超过1200万株。
“造林不仅仅是植树那么简单。”“千年秀林”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雄安新区致力于打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同时为每棵树木设置二维码,建立专属“身份证”,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全过程监管。
“我们还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参与植树造林,引导村民逐步成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的主体力量。”上述负责人说,雄安新区通过持地入股、土地收益、劳务收入、林下经济等多种方式,让新区民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荷塘苇海、鸟语花香、碧波万顷……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为治理白洋淀,雄安新区已整治“散乱污”企业1.3万家,治理纳污坑塘606个,清理河道淀区垃圾400余万立方米,整治入淀排污口1.1万个,清理渔业养殖741处8万余亩。同时,2018年白洋淀进行了4次补水,2019年计划再生态补水4亿立方米。
在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生态价值同样是城市发展的绿色本底。天府新区地处成都市主城区南部偏东的丘陵地带,区域内有三岔湖、龙泉湖、岷江、龙泉山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与雄安新区一样,其生态建设也是规划先行。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新区在建设之初,便确定要根据现有生态环境合理实施规划,不以快速的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效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
位于天府新区的鹿溪智谷绿道,2018年初对公众开放。绿道依山傍水,依托原有的自然山体、鹿溪古河、枫杨林带、苗圃院落、农田乡道等生态本底,保留了数千棵乔木及众多竹林、花灌、沟渠、田塘,打造出了野趣盎然的林下生态绿道,形成了“山水林田路湖”的生态格局。
日吞吐量可达10万吨的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是四川首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集环境污染治理与公园城市建设于一体,将污水处理厂建于地下,地面空间建设景观活水公园及科普展厅。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水在地下汇聚处理时,地面上的民众却在公园里休闲漫步。
9月3日,在天府新区召开的公园城市建设专题会议上,天府新区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已建成兴隆湖、天府公园、锦江生态带、鹿溪河生态区等重大生态项目36000亩。其中,森林绿地面积23000亩,河湖水系13000亩,成都科学城、天府中央商务区建成区生态空间占比已达42%。
“公园城市中的‘公园’,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园,而是大自然这个大公园。”谈及对“公园城市”的理解,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城市是把城市形态融入大自然的山水林田湖中,把大自然和更多的人性化设施导入到城市之中,从而实现在极度现代化的城市里面能够“推窗见田、开门见绿”。
无论是雄安新区的“生态优先”,还是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无疑都代表了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天府新区计划:到2022年,基本形成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形态;2035年,全面建成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中国典范。(完)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中新网香港7月25日电 (记者 戴小橦)记者25日获悉,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则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4045)人阅读时间:2025-07-26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39991)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10095)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602)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776)人阅读时间: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