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伦敦10月21日电 题:中英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熊猫“重返”伦敦
中新社记者 沈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伦敦动物园10月21日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一份特殊礼物——一尊象征中英历史友谊的雕塑。
这尊雕塑雕的不是一位名人,而是一只同样名声远播的大熊猫。它76年前来到伦敦,在二战中对鼓舞英国人民的士气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这只名叫“明”的熊猫,有着二战英雄般的传奇经历。它曾被当今英国女王挠过痒痒,曾任凭狂轰滥炸而安然自若;曾被制作成明信片广为传播,去世时像一个大人物那样荣登《泰晤士报》的讣告栏。早在熊猫外交开启之前,“明”就以它特有的安之若素与和蔼可亲,架起了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
“明”于1937年出生于熊猫故乡四川。在那个动物保护观念仍未形成的年代,它被捕获并数次倒卖,最终来到伦敦动物园。
当时负责管理伦敦动物园的伦敦动物协会给它命名为“明”。“明”很快成为当时伦敦的明星,它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卡通、明信片、玩具、报刊杂志中,甚至连刚刚起步的电视都留下它的倩影。英国著名摄影家伯特·哈迪拍摄了一张传遍全球的照片,照片中,“明”似乎在摆弄三脚架,为摄影师的幼子迈克拍照,其神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当年旅居伦敦的中国作家、诗人、艺术家蒋彝在书中回忆道,他曾去伦敦动物园,看到人群熙攘,在熊猫馆外排起一圈圈长队,都期待着跟“明”亲密接触,拍拍它或跟它握握手。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明”在促进中英人文交流方面的作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日报社、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当天联合主办仪式,向伦敦动物园赠送了“明”的雕像。
这位中英友好使者在离开动物园多年后,它的铜像再次回到伦敦。这个高一米六,重约一百七十公斤憨态可掬的熊猫铜像是由成都市雕塑协会会长戴树新创作,四川、陕西的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制造,英国航空大中华区将雕像从成都免费运至伦敦。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熊猫雕像赠送暨揭幕仪式上说:“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英国曾经共同为战胜法西斯而浴血奋战。今天,我们在这里为与伦敦人民共同经历二战的好伙伴——中国大熊猫‘明’的雕像揭幕,具有特殊的意义。”
郭卫民介绍说,熊猫“明”的名字,源自中国的朝代“明朝”,在汉语里,又代表着“光明”。在战争阴霾笼罩的岁月里,“明”给伦敦人民,特别是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光明和欢乐。正如《泰晤士报》当年发表的讣文所说:“它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它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
郭卫民说,熊猫“明”是快乐的天使,是和平的使者,也是中英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使者和推动者。70多年来,“明”的故事广为流传,今后它将在这里继续与伦敦的朋友,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快乐。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表示,中英交流源远流长,有很多值得媒体挖掘讲述的故事。以这样生动立体的形式再现熊猫“明”与英国民众共患难的历史,相信将进一步推动中英之间的人文交流。(完)
神舟二十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4029)人阅读时间:2025-08-17“中国智造”遇见中东“绿色雄心”:一场“出海破局战”
“这个会议至少晚开了十年!”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秘书长孙哲的感慨引发全场共鸣。在沙特2030愿景催生2000亿美元建材缺口、阿联酋可持续城市计划加速落地的历史窗口期,这场由晋...(20054)人阅读时间:2025-08-14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4297)人阅读时间:2025-08-13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7%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今年前7个...(5309)人阅读时间:2025-08-08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七月初,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江门开平赤坎镇中股村寻根谒祖的新闻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反响热烈,他...(40407)人阅读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