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5日11点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2015该奖项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波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得。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并独享一半奖金。
中国首位诺奖女性得主
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诺奖评委安德森对人民网记者说:“她的研究是独特的,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其他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因此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作为该领域的首创者,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把2015年该奖项颁布给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的时候,中国人沸腾了。朋友圈各种刷屏,屠呦呦一下子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刚刚送走中国海军舰队,为祖国而自豪的瑞典华人再次因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当晚,在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的组织下,华人代表第一时间欢聚一堂,以庆贺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
诺贝尔奖差点被宣布无效
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前立了一份遗嘱,称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用来设立一个奖励基金,将利息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诺贝尔在遗嘱中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来评定物理学和化学奖金,但该院院长汉斯·福舍尔主张将其捐赠给瑞典皇家科学院;有律师称遗嘱没有明确指出全部财产由谁负责保管,因此,“遗嘱执行人无权继承遗产”,而继承遗产的基金会又“不存在”。
经过诺贝尔遗嘱执行人的努力,瑞典国王终于在1898年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瑞典国会日后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在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终于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百年诺奖增值几何?
诺贝尔遗产最初仅有3100万瑞士法郎,114年来,依靠其基金会出色的投资理财,已经是设立之初的近百倍。
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1901年诺奖首次颁奖时的奖金为“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到201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士法郎。即便基金会投资理财出现一些挫折,如2011年亏损1900多万瑞士法郎,当时的总资产也高达28.6亿瑞士法郎。
诺奖完全是依靠投资理财的收入来维持着诺贝尔的遗嘱。据称,诺贝尔基金会投资过国债、房地产和股市。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新社福州10月4日电 250余名两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ldq...(4735)人阅读时间:2025-10-05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095)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5575)人阅读时间:2025-09-28“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从代工贴牌到自创品牌,以硬核创新闪耀广东优品展 “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一盒蒲烧鳗鱼饭经过自动贩卖机的传送带送到出餐口,不一...(10656)人阅读时间:2025-09-26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86)人阅读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