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与东盟都享受着海洋带来的巨大利益,但目前双边海洋合作还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挑战,双边应增进互信,加强沟通,争取取得更多成果,将海洋合作打造成为地区和平发展的“稳定器”。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与东盟共同确定将2015年设立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刘振民说,设立海洋合作年,是因为海洋合作在双边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作年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增进彼此互信,加强沟通,另一方面,可以使合作走向纵深,寻求更广阔的海洋合作领域。
除了内陆国家老挝,东盟其余九国均有自己的海岸线和管辖海域,陆路与中国相通,海上与中国相连,双边都在海洋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等方面享受着海洋带来的巨大红利,在航道安全管控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
“但也应该看到,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双边关系也受到部分域外国家的干扰。”刘振民说,争议只是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的事,并不代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争议,不应该成为影响双边海洋合作的因素。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洋合作由来已久,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盟海洋合作就不断向前发展,迄今为止,双边在边界划分、海洋环保、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意推动海洋合作的五个发展方向,2011年实施《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1~2015)》。设立于2012年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标志着中国—东盟海洋合作进入升级、更新和发展的新阶段。
刘振民说,马六甲附近的大面积海域对东南亚、东亚、东北亚都非常重要,但这同时是一个海盗猖獗、海上犯罪等事件的高发地带。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加强管理,为维护航道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将继续与东盟各国合作,派出护航力量,为创造安全的航海环境做出贡献。
此外,中国与东盟在港口合作上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2013年成立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为双边港口合作升级的重要体现,坐落于广西北部湾的钦州市成为推动这一合作的中坚力量。
刘振民说,邻居是搬不走的,不管面临何种问题,都要冷静客观正面积极应对,一方面,要通过谈判促使争议得到和平解决,另一方面,通过海洋合作,比如海上搜救、海洋资源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百信互信,实现“民心相通”,进而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升级。(记者潘强)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新社福州10月4日电 250余名两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ldq...(4735)人阅读时间:2025-10-05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095)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5575)人阅读时间:2025-09-28“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从代工贴牌到自创品牌,以硬核创新闪耀广东优品展 “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一盒蒲烧鳗鱼饭经过自动贩卖机的传送带送到出餐口,不一...(10656)人阅读时间:2025-09-26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86)人阅读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