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汝阳龙化石当年就是在这里挖出来的记者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它是“吃素”的恐龙,却长成当时体型最庞大的动物;它的体重相当于20头成年大象,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骨架最粗壮、最重的恐龙,可谓“世界第一龙”;它的化石如一块块时间的信物,向人类诉说那个时代的磅礴与悲壮。面对这个充满了太多远古之谜的生命,人们穷极推测和想象也只得出一知半解。欣慰的是,在中原大地上逝去生命的它,历经5年挖掘终于被古生物学家拨去了风尘重见天日,并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巨型汝阳龙”。
【往事】恐龙化石被村民卖给药铺
从大人到小孩,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里的人都知道个医学小常识:收庄稼时,要是谁的手被刀划了个口子,从一块石头上刮一些碎末涂在伤口上,很快就会止住血。村里人把这种“神奇”的石头叫“龙骨”。为补贴家用,曾有不少村民去山上挖龙骨卖给当地的药铺,“刚开始几毛钱一斤,后来涨到1块钱1斤。”
在医学上,龙骨是指大象、犀牛、三趾马等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直到20多年前,村民们才知道,他们用来止血的龙骨可不是普通动物的骨骼化石,而是“恐龙”的骨骼化石。
“这就是最初发现‘巨型汝阳龙’的地方。”8月26日,沙坪村村西头,一条干涸的小水渠,田埂间上百块排列整齐的碎石,似在诉说这里曾发生的惊心动魄。
【现身】巨龙化石差点被错过
“巨型汝阳龙”的现身,偶然中透着戏剧性,还差点被当做一个“误会”错过。
2006年9月13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贾松海主任正在沙坪村的一个恐龙化石挖掘点忙碌,突然有个村民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村西头的水沟那儿,也发现过龙骨”。
贾松海让村民带他去水沟看看,发现有个像化石的东西在地里露出个头。工人们用钻机往下一挖,一个石化的树干露了出来。
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笑说:“弄错了吧,这不就是个树干。”
到底还要不要接着挖,其他地方还有恐龙化石等着挖,耽误了工期谁负责?出于直觉,贾松海认为还是应该接着挖。经请示,上级领导也认为该接着挖。就这样,大家在将信将疑中又忙活了起来。挖掘工作是枯燥的,连着挖了大半天,就当大家准备放弃时,一个类似动物大腿骨的石头露出了轮廓。工人们用尺子一量,“好家伙,有1米多长。”
事后,这个化石被专家鉴定为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股骨化石。借着这个线索,专家们花了5年时间,终于挖出了一条“世界第一龙”。
【曲折】挖掘5年断断续续
发现大腿骨后,“巨型汝阳龙”的挖掘断断续续,争议相伴。
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康战渠说,恐龙化石被发现的消息传开后,当地不少村民担心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被人挖走,便找到挖掘队说“恐龙可以挖,但不能带走,只能在当地研究”,还有村民把挖出来的化石藏到自己家里。
对挖掘队来说,考验刚刚开始。亲历整个挖掘过程的贾松海说:“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大腿骨挖出来了,但恐龙其他关键部位的化石一直找不到。找不到这些就不能确定恐龙的体型,往下挖,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2008年、2010年的那两个冬天,格外寒冷,挖掘现场飘起雪花,寒风像刀子一样吹在挖掘队员的脸上。因长期在野外工作,挖掘队员大都灰头土脸,队员们有句玩笑:“远看像拾破烂的,近看像要饭的,再一问是挖掘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挖掘时,队员们终于找到了“巨型汝阳龙”的肋骨、颈椎、背椎和尾椎化石。2011年初,整个挖掘工作才进入尾声,挖出的土方共有3万多立方米,几乎堆成一座小山。
【疑问 】挖个恐龙为啥翻遍上千平方米?
5年的挖掘,专家们好似在赶一场和地下恋人的约会,越心急,化石越难找,发掘现场附近上千平方米的地方几乎被翻遍。
为啥要这么大动静?因为巨型汝阳龙的化石是零散分布的。根据化石的分布情况,专家们勾画了巨型汝阳龙的移动轨迹: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所在的地方有一条大河流,巨型汝阳龙死亡后,其骨骼化石被大水裹挟着,顺流而下,被带到了如今的汝阳县刘店乡。
在这场不知道路程有多长的漂流中,有些骨骼化石被深埋在泥沙中,还有些在几千万年的风化剥蚀中不知所终,永远遁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疑问 】“吃素”的恐龙为啥这么大?
还有个谜团是,这种“吃素”的恐龙为啥会长这么大?有研究人员推测,直接吞咽食物可能正是它们长成庞然大物的原因。这些植食动物在“吃饭”时不咀嚼,直接快速吞下去。如果细嚼慢咽,它们进食的时间根本不够,会吃不饱,这也是很多植食恐龙有长长的脖子的原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说,巨型汝阳龙的体型能长这么大,可能与当时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有关,至少说明当时植物很茂盛,它的食物很充足。
【科普】“食草恐龙”的叫法是错的
巨型汝阳龙被挖掘出来后,不少当地村民听说了它是一条吃素的恐龙,就通俗地把它称作“食草恐龙”。
其实,专家们介绍,古生物学界根据恐龙的食物来源,一般把恐龙分为“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而不是分为“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因为,在恐龙作为霸主的中生代时期,地球上还是以裸子植物为主,被子植物还没有达到繁盛的时期,隶属于被子植物的草本植物也相应的不是主导植物类群,而植食性恐龙的食物量需求非常大,被子植物根本不可能满足植食性恐龙的食物需要。
“植食性恐龙”主要是靠吃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为生的,所以,不能将“植食性恐龙”叫做“食草恐龙”。
神舟二十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4019)人阅读时间:2025-08-17“中国智造”遇见中东“绿色雄心”:一场“出海破局战”
“这个会议至少晚开了十年!”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秘书长孙哲的感慨引发全场共鸣。在沙特2030愿景催生2000亿美元建材缺口、阿联酋可持续城市计划加速落地的历史窗口期,这场由晋...(20044)人阅读时间:2025-08-14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4286)人阅读时间:2025-08-13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7%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今年前7个...(5298)人阅读时间:2025-08-08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七月初,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江门开平赤坎镇中股村寻根谒祖的新闻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反响热烈,他...(40396)人阅读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