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出席夏季达沃斯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一旦经济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可能,我们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就此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不必过度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也不必刻意渲染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经济能否缩短调整周期,才是决策层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文章指出,在内外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这样的波动中暴露了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严重风险,更不能认为中国经济的风险会波及全世界。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外,更多的还是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粗放发展、低端制造、资源消耗、劳动力红利等形成的,而这一切,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绝大多数已无优势,有些更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采取主动调整、主动优化的方式,让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所以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文章认为,面对这些新问题,中国政府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未雨绸缪,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如实行定向调控、差别政策等,从而使经济一直处于可控的区间,没有走出可承受的波动范围。
文章认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逐步发挥,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好转的迹象,如进出口贸易中民营企业的情况明显好转,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波动幅度减小,对美国、东盟的出口保持良好态势等。同时,“克强指数”中的用电量、铁路运输量已呈增长态势,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因素,也是政策发挥效果的标志。
文章认为,只要世界经济不出现严重问题,中国经济出现“硬着落”的可能就非常小。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不难看出,虽然短期波动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因此不管短期波动的幅度有多大,中国是有能力控制好经济发展态势,让经济居于合理区间的。即便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出现超出合理区间的现象,也可以通过工具箱里的工具对经济实施有效调控,而没有理由让中国经济出现“硬着落”。
文章总结称,不必过度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落”,也不必刻意渲染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经济能否缩短调整周期,才是决策层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之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经历四五年的阵痛期,这是相对乐观的估计和分析,能否顺利完成这样的转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神舟二十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4019)人阅读时间:2025-08-17“中国智造”遇见中东“绿色雄心”:一场“出海破局战”
“这个会议至少晚开了十年!”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秘书长孙哲的感慨引发全场共鸣。在沙特2030愿景催生2000亿美元建材缺口、阿联酋可持续城市计划加速落地的历史窗口期,这场由晋...(20044)人阅读时间:2025-08-14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4286)人阅读时间:2025-08-13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7%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今年前7个...(5298)人阅读时间:2025-08-08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七月初,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江门开平赤坎镇中股村寻根谒祖的新闻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反响热烈,他...(40396)人阅读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