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出席夏季达沃斯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一旦经济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可能,我们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就此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不必过度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也不必刻意渲染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经济能否缩短调整周期,才是决策层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文章指出,在内外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这样的波动中暴露了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严重风险,更不能认为中国经济的风险会波及全世界。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外,更多的还是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粗放发展、低端制造、资源消耗、劳动力红利等形成的,而这一切,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绝大多数已无优势,有些更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采取主动调整、主动优化的方式,让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所以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文章认为,面对这些新问题,中国政府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未雨绸缪,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如实行定向调控、差别政策等,从而使经济一直处于可控的区间,没有走出可承受的波动范围。
文章认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逐步发挥,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好转的迹象,如进出口贸易中民营企业的情况明显好转,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波动幅度减小,对美国、东盟的出口保持良好态势等。同时,“克强指数”中的用电量、铁路运输量已呈增长态势,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因素,也是政策发挥效果的标志。
文章认为,只要世界经济不出现严重问题,中国经济出现“硬着落”的可能就非常小。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不难看出,虽然短期波动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因此不管短期波动的幅度有多大,中国是有能力控制好经济发展态势,让经济居于合理区间的。即便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出现超出合理区间的现象,也可以通过工具箱里的工具对经济实施有效调控,而没有理由让中国经济出现“硬着落”。
文章总结称,不必过度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落”,也不必刻意渲染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经济能否缩短调整周期,才是决策层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之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经历四五年的阵痛期,这是相对乐观的估计和分析,能否顺利完成这样的转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业界专家:AI时代塑造人类休闲走向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古今中外,休闲始终与哲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诞生和跳跃性发展密切相关。”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18日对记者指出,让人类摆脱物质奴役,学会高质...(4394)人阅读时间:2025-04-19陈宜禧后人坐16个小时飞机回乡祭祖 “无论走多远,根在这里”
陈宜禧后人坐16个小时飞机回乡祭祖 “无论走多远,根在这里” 清明时节,陈宜禧的后人从大洋彼岸跨越山海,回到家乡祭祖。他们走过先辈...(10046)人阅读时间:2025-04-16中国海关总署:一季度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4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 万亿元,下降6%。一...(5016)人阅读时间:2025-04-15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川渝探区首次实现月产天然气超亿方
中新网大庆4月10日电 (肇启龙)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获悉,今年3月,大庆油田川渝探区首次实现单月天然气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创下该探区自开发以来的历史新高。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5072)人阅读时间:2025-04-11江门澳门携手 谱写湾区多元协作新范式
抢抓“澳门+横琴”发展新机遇 江门澳门携手 谱写湾区多元协作新范式 江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抢抓“澳门+横琴&rd...(10328)人阅读时间: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