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藏噶尔8月18日电 题:让绿色染遍“世界屋脊的屋脊”
作者 杨喆
在西藏阿里地区,有一座毗邻尼泊尔与印度的小县城——普兰,盛夏时节,一座座蔬菜大棚下,是各类长势喜人的果蔬。站在高处望去,普兰县委书记高宝军难掩欣喜,“现在,普兰人都能吃上本地的新鲜蔬菜了。”
2013年,来自陕西的高宝军以援藏干部身份第一次踏足这座县城时,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平均海拔3900米的县城,居民主要蔬菜只能是土豆、白菜、萝卜这“老三样”,其余蔬菜大部分都要靠菜贩从拉萨和新疆运来,不仅菜价高,而且品质差、种类少。曾经,由于蔬菜短缺,当地人会半开玩笑地说,最尊贵的客人,要用素菜招待。
而技术人员调研发现,普兰光照强、虫害少、昼夜温差大,都是果蔬种植的有利条件。经过仔细研究,普兰县于2013年开始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后的示范园占地2800亩,包含140多个温室大棚,引进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类共38个品种,1400余亩生态林也将这个小县城“染”绿。
站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前,39岁的村民尊珠桑姆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家里只用来种植青稞和油菜的土地,现在可以部分流转给示范园获得租金,在获赠的大棚里,我种了土豆,销往其他地方。整体算来,年收入比之前多了3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普兰现代农业示范园年产70吨果蔬中,有近一半被卖到阿里地区的其他县城。示范园不仅解决了本地居民吃菜难问题,也在整个阿里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普兰县的变化,也是阿里地区改变的缩影。阿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昼夜温差大,高寒、大风、大雪,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这种环境显得十分严酷。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林业技术的引入、援藏工作的深入,阿里人的思路也在逐渐转变,许多曾经在高原不敢想象的事都成了真,绿色“染”遍高原。
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噶尔县,这种变化也在逐渐显现。当地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畜牧业,原本草场稀薄、靠天吃饭的这里,如今已牧草丰美,成为阿里地区畜牧业的一个亮点。
10年前,身为援藏技术人员的韩俊文从陕西来到噶尔县昆莎乡,并在几乎为荒地的50亩试验田上开始人工种草的试验。为找到适合高原的品种和技术,韩俊文共试种了五大类25种牧草。
最终,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紫花苜蓿因成活率高、营养价值高被作为推广的重点。目前,噶尔县昆莎乡紫花苜蓿的总种植面积已达9720亩,一年可产鲜草23800吨,在当地被称为“神草”。
“我们通过科技示范基地为牧民提供种草技术、牲畜防疫等服务。”韩俊文告诉记者,随着人工种草在噶尔县的推广,牧民在畜牧养殖上获益,并通过乳制品制作销售进一步增收。
由昆莎乡向北边的狮泉河镇驱车,快到达时可以看到路旁树木整齐排列,一望无际。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如此景象得来不易。
历史上,狮泉河盆地曾经红柳成林,后来由于燃料匮乏,人们开始砍伐红柳作为薪柴,导致红柳林几乎绝迹,变成荒芜的沙砾质戈壁滩,狮泉河镇一度面临被风沙掩埋的严重局面。
“人们形容当时的天气都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全年少雨,沙尘天气严重,赶上出差回来,门前堆积的沙子可能都要高到窗台。”曾任噶尔县县长的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党组书记尼玛平措,如是回忆说。
上世纪80年代末年开始,狮泉河镇盆地沙害治理被提上日程。然而,高原种树,困难重重。尼玛平措介绍说,运输水的费用巨大,而且树苗到冬天如果不浇的话就会枯萎,高原生态脆弱,树苗只有活到第三年才算是真的种活了。
克服重重困难,经过30多年的种植,狮泉河防沙治沙面积达到20多万亩,植树200多万株,涵盖红柳、班公柳、新疆杨和沙棘等品种,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当地年降雨量从1994年的76.5毫米增加到2014年的120毫米。
“看看现在的天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风沙漫天。”65岁的当地居民桑多说,“附近都逐渐绿了起来,空气也好起来,干起活来心情都比那时好多了。”(完)
神舟二十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4005)人阅读时间:2025-08-17“中国智造”遇见中东“绿色雄心”:一场“出海破局战”
“这个会议至少晚开了十年!”北京山西企业商会秘书长孙哲的感慨引发全场共鸣。在沙特2030愿景催生2000亿美元建材缺口、阿联酋可持续城市计划加速落地的历史窗口期,这场由晋...(20031)人阅读时间:2025-08-14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4273)人阅读时间:2025-08-13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7%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同比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今年前7个...(5285)人阅读时间:2025-08-08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七月初,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江门开平赤坎镇中股村寻根谒祖的新闻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反响热烈,他...(40383)人阅读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