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85%野生动植物受保护
环保部6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目前已基本形成,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保护。
据悉,我国已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不同类型保护地在内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体系。
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已达到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18%,已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自1956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至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29个,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以上。
这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64.7%和9.7%。在类型分布方面,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达1410个,其余依次为野生动物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野生植物类型、地质遗迹类型、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但客观来讲,我国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40%左右的重要湿地面临退化威胁,10.9%的高等植物和21.2%的脊椎动物受到威胁,部分珍稀濒危物种还未得到保护,遗传资源流失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如何理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等,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对此,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明确提出,下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努力做好四方面工作,即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理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力度。(记者崔静、王笛)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新社福州10月4日电 250余名两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ldq...(4722)人阅读时间:2025-10-05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083)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5563)人阅读时间:2025-09-28“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从代工贴牌到自创品牌,以硬核创新闪耀广东优品展 “江门制造”强势抢滩内贸市场 一盒蒲烧鳗鱼饭经过自动贩卖机的传送带送到出餐口,不一...(10643)人阅读时间:2025-09-26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73)人阅读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