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 查看详情

假如菲律賓發生排華,中國能謢僑嗎?

时间:2021-05-11 14:07:02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文/ 黄棟星
    海外華僑華人6600萬,其中東南亞最多. 華僑華人是中國開展對外友好關係的橋樑,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海外華僑華人渴望祖國富強起來,紛紛報效桑梓,捐資建設,進而投資,為今日中國的強大做過巨大的貢獻.海外華僑華人刻苦耐勞,披荊斬棘, 用汗水和智慧在居留地創造生存條件,同居留國人民和睦相處.

    二戰前,“華僑” 和“華人”概念相同,沒有嚴格區分,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 民族主義高漲, 中國為了海外華人能不受當地政府猜忌,鼓勵華人融入當地,才將“華僑”和“華人”明確定位,入了籍的華人不再被視為華僑,華僑是指那些持中國謢照的公民.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周恩來總理明確表示,中国不介入東南亞國家內政,鼓勵有條件的華僑歸化為當地公民,此後越來越多華僑華人取得了居留地公民的身份.

    菲律賓華人比東南亞國家歸化得慢,當泰國,印尼,馬来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允許華人入籍,菲律賓政府仍嚴格限制華族入籍.1975年馬可斯總統為應對國際形勢變化,準備要與中國建交,同時欲借華族力量建設國家放寬入籍,促成華族集體歸化,也讓逾期居留的2500名遊客取得居留權,解决拖延多年的“逾期遊客案”難題. 21世紀初九成華人入籍,落地生根,成为菲籍華人. 華人社會政治身份認同發生“質變”.

    華族歸化入籍主要是現實生活需要,心靈上仍維持“中國心”. 民族融合主要是“通婚,慈善互通,合作共富和文化滙流”。在“慈善互通”方面華族表現突出, 其他則乏善可陳,華族並沒有真正融入主流社會.

    歷史上西班牙的六次大屠殺,獨立時期菲律賓政府對華族的排斥,以及九十年代的“綁架浪潮”, 華人記憶猶新,總是感到命運飄忽不定.另方面,中國為鼓勵華僑華人報效祖國, 強調民族觀念,並給予崇高的榮譽, 喚回華族“心靈的故鄉”和“愛國”情懷,重新認同中國,影響華族融入主流社會的進程. 華族經濟上佔主導地位,給土著和西班牙裔財團帶來巨大的競争壓力. 與西方有密切關係的機構就利用“國家效忠”這個敏感的議題興風作浪,經常際南海主權争端煽動菲律賓人的民族情緒,因此菲律賓時有排華風聲,華族始終處在陰影之中.

    當下疫情肆虐,一些政客很容易操弄輿論來惡化中菲雙邊關係。一旦摩擦糾紛產生,華人就首當其衝. 近年印尼、越南、緬甸都有具體案例,菲律賓華族應高度關注.

    在拙文<三大危機逼近眉睫, 華社準備好了嗎?>, 筆者列舉了三種情形:
    1.若菲律賓不幸被捲入中美在南海的戰争, 華僑華人將首當其衝. 菲律賓人會将怒火發洩在華人身上.
    2. 若副总統上台或“ 民主精英” 陣营奪得2022年大選大權,依其派系利益勢必大幅調整中菲關係, 中菲關係一旦倒退勢必影響到在菲華僑華人.
    3. 疫情失控, 饑民闖入有象徵意義的華人區洗劫(或受人煽動或有關方面幕後策劃), 若不能及時有效控制將造成不良後果, 饑寒交逼的菲律賓貧民( 或暴民)將群起效尤, 全菲將引爆反華和排華浪潮.

    現在我們來“兵推”一下:
    1. 今天中國的實力:14兆美元經濟總量是美國的七成,科技力量如航天(可載人太空艙),5G通訊和北斗衛星技術超越美國.現代戰争講究的是信息科技戰,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制敵於先”,美國等西方聯盟不敢跟中國“真打”,航母密集南海只是“秀肌肉”給盟國看,中美不會在南海大戰. 令人比較憂心的是菲律賓軍方為討主子歡心,在杜特爾特眼皮底下挺而走險, 挑衅中國,.中國“打狗給主人看”,給予教訓,激起菲人怒火.
    2.副總統代職或2022年大選後“民主精英”陣营上台,全面倒向美國,允許美國在菲律賓佈署核弹和核武器,侵犯到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將如幾年前對南韓允許美國佈署莎德系統的懲戒手段,經濟制裁菲律賓,菲律賓人勢必又要將怒火發洩在華族身上.
    3.饑民(或爆民)洗劫華人區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杜特爾特若在位不會太過惡化. 但若全菲各地引爆反華排華浪潮,而老杜又困應付恶化的疫情,無力或無能阻遏漫延. 更嚴重者副總統執政或“民主精英”陣营掌控政權,無視(或故意蹤容),則華族危也!

    菲律賓若不幸發生排華,作為世界大國以及負責任的政府,中國護僑自是責無旁貸。依國際法規,50萬中國籍華僑(包括新僑)撤回應沒有問题,但250萬入籍的華人會受到中國謢僑的眷顧嗎?從法律層面來講,入籍華人屬於菲律賓公民,中國無從干涉.中國雖然可以在外交上給菲律賓當局壓力,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反華排華浪潮興起,菲律賓人失了理性,引爆長期以來積纍在心中的怒火,局勢將不可收拾.因此, 華社唯有團結才能自救.
    ( 作者是<亞洲周刊>菲律賓特派員,鳳凰衛視,深圳衛視特約評員,華商縱橫傳媒社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