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博物馆12日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开馆,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230余件(套)古老文物,为公众揭秘“早期中国”真容。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
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余件(套)。馆内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以及“陶寺考古”“临时展陈”两个专题展览和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完整展示了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11月12日,公众参观陶寺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圭尺。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一件从未公开展示的文物——圭尺,是陶寺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芦婷介绍,圭尺是测量天文历法的仪器圭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圭表主要用来测量距离,判断节令、地中,所谓“地中”是指地之中央。陶寺出土的圭尺,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圭表仪器实物。
此外,彩绘蟠龙纹陶盘也是该馆的核心展品。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陶盘,此次展出的陶盘盘口直径40.9厘米、底径12.6厘米、腹部深10厘米、盘体高11.6厘米。据芦婷介绍,陶寺蟠龙是与夏商周及后世之龙最有直接渊源关系的龙形象,也为探索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彩绘蟠龙纹陶盘。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介绍说,陶寺遗址是一处具备早期国家特征的都邑性遗址。从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以来,陶寺遗址源源不断的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揭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胡健)
“侨”见世界:2025侨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产学研联合倡议落地 五国学者共话中华文化出海之道 本网讯|6月28日,“‘侨’见世界:2025侨文化...(9890)人阅读时间:2025-07-01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日来,江门...(19877)人阅读时间:2025-07-01亮眼!黄建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暨从艺60周年作品展启幕
继6月21日举行“时代丰碑·笔墨维新——黄建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预告暨《没骨山水》晚年变法大成之作深圳展”后, 著名艺...(9973)人阅读时间:2025-06-29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聚集企业1.5万余家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 郭军)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23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广东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了低空经济相...(4683)人阅读时间:2025-06-24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新社重庆6月17日电 (张旭)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17日晚在重庆颁发证书,标志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以11787架无人机组成的双编队飞行表演,成功挑战&ldqu...(5131)人阅读时间: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