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动车与“小慢车”同行成独特风景线
中新网凉山1月17日电 题: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动车与“小慢车”同行成独特风景线
记者 岳依桐
当“绿巨人”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以160公里时速飞驰在安宁河谷时,在四川大凉山另一侧,时速不到40公里的5633次列车,正满载偏远山区的彝族民众蜿蜒穿行于山区腹地。
新年伊始,凉山州正式迎来“动车时代”。动车与“小慢车”同行,成为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带着蹒跚学步的一双儿女,布拖县居民兰欧么尔牛刷身份证进入西昌西站候车。此行她将乘坐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前往昆明,再转车到广州看望打工的丈夫,并接他一起回乡过年。
动车的开行让兰欧么尔牛临时做下前往广州的决定,她期待早日与近一年未见的丈夫团聚。过去坐硬座火车到广州,路途耗时近40个小时,独自带着子女出行对她来说十分不易,只能在家乡等待丈夫过年归家。“现在全程坐动车,10个小时左右就能(和丈夫)见面。”
与开行仅几天的“复兴号”动车组相比,5633次列车已在大凉山腹地穿行52年,是中国目前仍在开行的81对公益扶贫慢火车之一,运送旅客超千万人次,被亲切地称作“小慢车”。如果说动车的开行使凉山与外界的往来更加便捷高效,那可以运载家禽、牲畜,票价最低才2元人民币的“小慢车”,则托起大山深处彝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3岁的彝族大叔沙路从小站沙马拉达登上5633次列车,带着从村里收购的30只鹅前往攀枝花售卖,车程约9个小时。这样的行程,沙路每隔三四天便会跑一趟,有时带上鸡鸭鹅等家禽,有时则是新鲜采摘的野生菌。
“如果没有这个慢火车,我们好多东西吃不完也卖不出去,生意根本做不走。”坐“小慢车”四处卖农副产品已有30余年,脸庞黝黑的沙路朴实地说,“我离不开这个慢车,但动车开了也很好,儿子和女婿出去打工更方便。”
“对于山区的彝族民众而言,‘小慢车’是不可替代的。”49岁的胡心照在成昆铁路边长大,从小便常常乘坐5633次列车,从乘客成为列车长,他说起“小慢车”别有一番感受。“小时候‘小慢车’对我们来说是‘快车’,虽然随着科技发展,它变成了慢车,但沿途的彝族民众仍然离不开它。”望着车窗外绵延的大山,他说,虽然凉山已经迎来“动车时代”,但“小慢车”仍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其开行路线覆盖了动车到不了的广袤山区,体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山区民众充满人情味的照拂。
“只要民众有需要,相信‘小慢车’会一直开行下去。”胡心照说。
临近中午,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停靠在西昌西站,列车长袁安伟下车迎接旅客。曾经执乘“小慢车”的他在铁路上工作了25年,看见过“小慢车”外缓慢后退的景色,也见证了凉山“动车时代”的到来。“中国铁路速度的飞速提升,让我感到非常骄傲,但不论是动车、高铁还是‘小慢车’,都是为了服务民众。”
检票上车后,兰欧么尔牛用手机拍下车厢内的景象,传给正在广东等候家人的丈夫。她拆开两包薯片递给儿子和女儿,笑道,“等接回了丈夫,我们再一起坐‘小慢车’去看望住在喜德的姐姐一家,团个年。”(完)
福州:民众沉浸式体验中秋民俗活动
10月5日,“花好月圆夜 共享邻里情”中秋民俗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猜灯谜、摆塔、月饼分享、拜月仪式等环节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中...(4787)人阅读时间:2025-10-06香港多元活动绘就“双节”喜庆团圆图景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戴小橦)国庆节及中秋节“双节”将至,连日来,香港全城被喜庆团圆的氛围包裹,从传统民俗到科技文博,从街头装饰到文化雅集,多元活动多点开花,让市民与游客在丰富体验中...(5083)人阅读时间:2025-10-01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精确年代在四川德阳发布
中新社德阳9月27日电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的2025三星堆论坛27日在四川省德阳市开幕。论坛上...(30557)人阅读时间:2025-09-28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化论坛23日开幕,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约800名中外嘉宾在北京开展交流。 本...(4973)人阅读时间:2025-09-24邀客畅游 成都发国庆中秋双节“大礼包”
中新网成都9月17日电 (祝欢)“省、市、区三级政府联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发放8500万元消费券,来蓉游客定位在成都即可在活动平台购买服饰鞋帽、美妆护肤、生鲜食品等10大类商品时享受优惠。”1...(10880)人阅读时间: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