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文化理论上分析,儒家哲学为什么有普世性?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关于“文化”,张岱年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发表的《西化与创造》一文中说:“唯用对理法(按即辩证法)然后才能见到文化之实相……才能既有见于文化之整(系统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分(可分析性);既有见于文化之变(变革性、阶段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常(继承性、连续性);既有见于文化之异(特殊性、民族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同(世界性或普世性)。”(《文集》第一卷第269—270)我们现在谈儒家哲学的普世性,我想,就是从儒家哲学的要素中分析出其“常”和“同”的部分。
二、什么是儒家哲学中的“常”和“同”的部分?
我认为,儒家哲学的普世性,最主要的或者说最起码的,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者爱人”思想,以及“吾道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1.“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爱人”包含着“知人”,或者说“知人”是为了“爱人”。《中庸》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戴震说:“天人之道,经之大训萃焉。”(《原善》)我认为,儒家经学中讲“天人之道”的那部分“大训”,就是儒家的哲学。儒家的“知天”也是为了“知人”,为了“原善”,“善”就是“爱人”。《尚书?皋陶谟》讲“内圣外王”,“知人则哲”,“安民则惠”,孔子在“轴心时期”继承并且“突破”了三代的“王官之学”。
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作为“思想范式的创建者”,这是很有眼力的。孔子所创建的哲学范式是以“仁者爱人”、“知人安民”为核心,可以说是“道德性的人文主义”。这个哲学范式有其特殊性,而其普世性就蕴含在特殊性之中。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贵”是中国古代表示“价值”的用语,如“和为贵”、“民为贵”、“良贵”等等。“孔子贵人”,就是说孔子认为“仁”是最有价值的。“爱人”也就是“泛爱众”、“爱类”。
《 吕氏春秋?爱类》篇说:“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这说明在“仁”的道德意识中有着对“人”这个“类”的认识的高度自觉,仁者之爱人是泛爱人类所有的人。
《吕氏春秋 贵公》篇说:“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这个故事说明,老子主张消泯人与自然的区别,而孔子强调超越国界的人类意识;老子的思想是物我合一的自然主义,孔子的思想则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孔子主张泛爱人类,所以樊迟在另一处“问仁”,孔子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的思想中,华夏与“夷狄”有着族类和文化的不同,但仁之“爱人”是不分族类、跨越文化的,因而“虽之适夷狄无礼义之处,亦不可弃而不行也”(《论语正义》邢昺疏)。
人类意识的自觉,内在地包含着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与非人的区分,其二是对人类自身的认同。这两个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论语?乡党》篇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论语集注》)。
“贵人”就是以人为最“贵”,人的价值高于畜的价值。《论语 微子》篇载孔子周游列国,与隐者相遇,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里的“同群”就是“认同”之意,“斯人”就是指与鸟兽相区别的人类。
后期墨家对于“仁”有一个界说:“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墨子?经说上》)这里的“爱己”就是爱人如己,“非为用己”就是并非以人为手段(不像“爱马”那样为了用马),而是以人为目的。这个界说很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之所以在马厩失火时只问“伤人乎”而“不问马”,就是因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的价值,“不问马”并非不爱马,而是因为“爱人”与“爱马”有着价值层次的不同。墨子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墨家与儒家虽然在“爱人”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爱人”即爱人类,是以人为目的而非手段,这一点两家是相同的。
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者爱人,以“亲亲”为仁之本始。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达之天下”就是泛爱人类所有的人。孟子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下》)这是说,仁之“爱人”是施由亲始,爱有差等,泛爱人类也可推扩到泛爱万物。
董仲舒说:“以仁安人……仁之法在爱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仁者,爱人之名也……故王者爱及四夷……”(《春秋繁露?仁义法》)显然,这里的“爱人”也是爱全人类的意思,并且包括爱鸟兽昆虫等万物。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韩昌黎集?原道》),此不失为对“仁”的一个确切定义。
宋代理学家因为区分“性”(“理”)与“情”,故说:“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程氏遗书》卷一八)“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朱熹《论语集注?学而》)这里所谓“爱之理”也是“博爱”之理,所以张载说:“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下》)。二程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程氏遗书》卷二上)“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人之用也。”(《程氏遗书》卷十五)
至近代,康有为说:“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盖博爱之谓仁。孔子言仁万殊,而此以‘爱人’言仁,实为仁之本义也。”(《论语注?颜渊》)康氏说得对,以“爱人”言仁,确实是仁之本义。后来孙中山大书特书“博爱”二字,这里包含了西方近现代讲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也包含了儒家讲的“博爱之谓仁”。
西方文化也有其特殊性和普世性。它的普世性可能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治、人权”等等。而儒家哲学的普世性,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圣经 马太福音》载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是服从于“爱上帝”,“成己”即成为上帝的“选民”。在利玛窦作的《天主实义》中,“中士”说:“如是,则成己为天主也,非为己也,则毋奈外学也?”“西士”答之曰:
其为天主也,正其所以成也。仲尼说仁,惟曰“爱人”,而儒者不以为外学也。余曰仁也者,乃爱天主,与夫爱人者,崇其宗原而不遗其枝派,何以谓外乎?人之中,虽亲若父母,比于天主者,犹为外焉。(《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按照利玛窦的“补儒”之说,“夫仁之大端,在于恭爱上帝”(《二十五言》,同上书第131页)。而孔子说仁,惟曰“爱人”,而且是以“亲亲”为始,以“忠恕”为行仁之方(“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督教和儒家的“爱人”,哪个更有普世性呢?据参与《全球伦理宣言》起草的刘述先教授的记述:
孔汉思(Hans Kung)
1989年2月孔汉思(HansKung)在巴黎提交论文《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他建议每一个传统都先由深切的自我批评开始,找寻精神资源,以通向其他传统。终于他发现,共同于各传统的乃至不是上帝的概念,而是humanum(拉丁语:人道、人性)。显然由儒家观点我很容易对之做出积极的回应,因为“仁”的英译humanity涵义与之若合符节。以此为出发点,孔汉思乃进一步起草《世界伦理宣言》,于1993年的世界宗教会通过。他以“人必须以人道对人”与“金律”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并提出四条宽广的指令……(《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由此可知,建立在人道、人性或人的类意识基础上的“仁者爱人”和道德“金律”(“忠恕”之道),比基督教的“仁之大端,在于恭爱上帝”,更有普世性。
《全球伦理宣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人道的对待”。“人类永远应当是权利的主体,应当是目的,绝不是手段。”“数千年以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换用肯定的措词,即:你希望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应当在所有的生活领域中成为不可取消的的无条件的原则,不论是对家庭、社团、种族、国家和宗教,都是如此。”
在《全球伦理宣言》中还说:“只有在个人关系和家庭关系中已经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够在国家之间及宗教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实行。”观此,儒家的“仁者爱人”是以“亲亲”为始,以“忠恕”为行仁之方,也有其普世性。
当然,若要真正建立普世的“全球伦理”,还必须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要吸收各个宗教和伦理传统的文化资源,逐渐形成“重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乃至形成人类的“多元一体”。在这里,“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的认同方式(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也仍有普世的借鉴意义。
2.“忠恕”之道
《论语?里仁》篇载孔子对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应答:“唯。”孔子出。门人问曾子:“何谓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所说的“吾道”,当然是指仁之道。“仁”作为“全德”之名,统率诸德目,“忠”与“恕”也在其内,但仁之道所“一以贯之”的就是“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它被称为道德的“金律”或“黄金规则”。
《论语 卫灵公》篇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此可知,“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篇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仁之方”,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方,道也。”然则“仁之方”也就是践行仁的方法、道路,它“一以贯之”的就是“忠恕”。
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实,“尽己”与“推己”并无实质的差别。“尽己之谓忠”,而“忠”亦是“推其(己)所欲以及于人”;“推己之谓恕”,而“恕”之“推己”也有“尽己”之意。“忠”与“恕”实只“一”道,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在孔子的“一”道中,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统一而深刻的意涵。因此,“忠”与“恕”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
朱熹说:“推己之谓恕”。其实,“推己”并没有把“恕”的意涵完全表达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着如何“推己”的重要思想。也就是说,“恕”之推己及人,首先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论语?公冶长》篇载:“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里的“加”即是侵加、强加之意。这段记载与前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有着直接的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初始的意思就是:我不欲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这里的“非尔所及”犹如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对于“尧舜”这样的圣人来说,若要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并不容易;对于一般的“君子”来说,若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不容易。因此,孔子与子贡的两次对话,都说明了“恕”之重要。
“恕”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我与他人都是同“类”之人。我有独立意志,“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他人也有独立意志,故我亦应该“无加诸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匹夫之“志”就是人人具有的独立意志,这是他人所不能侵夺的。因此,仁之“爱人”不仅是对他人有所帮助,把他人作为爱的“对象”,而且首先是尊重他人的独立意志,不要强加于人。这就是说,“忠恕”之道作为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道德准则,是建立在确认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的基础上。
《中庸》引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可见“忠”与“恕”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所以单说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称为“忠恕”。《中庸》接着说:“君子之道四”,即“所求乎子,以事父”(吾欲子之孝我,吾亦以孝事父,下仿此);“所求乎臣,以事君”(“臣”乃家臣);“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这里包含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此“君子之道四”都是从“忠恕”引申而来。这也正说明“忠恕”是具有通行价值的基本道德准则。
《大学》将“忠恕”之道又称为“絜矩之道”。朱熹《大学章句》:“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絜矩”在这里犹如言“规矩”,就是指基本的道德准则。《大学》云: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朱熹
朱熹注:“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礼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则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则身之所处,上下四旁、长短广狭,彼此如一而无不方矣。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这个“要道”也就是“忠恕”之道(《礼记正义》郑玄注云:“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于人耳。治国之要尽于此。”孔颖达疏云:“能持其所有,以待于人,恕己接物,即絜矩之道也。”)。“忠恕”之道也就是“絜矩之道”,而“絜矩”也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
严复在1895年作的《论事变之亟》中说:
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若斯之论,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两间,而吾实未敢遽分其优绌也。
重视“忠恕”或“絜矩”,这相对于西方文化重视人类个体的“自由”而言,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特点。在这个特点中,也蕴含着其普世性。在法国的《人权宣言》和《世界人权宣言》中吸收了“忠恕”的思想;在《全球伦理宣言》和《世界责任宣言》(见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则更多地以道德“金律”为基础。
我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忠恕”之道的精神。周恩来曾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等等都“来自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见《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328页)。
“忠恕”就是“絜矩”,而“絜矩”也就是要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儒家的“和为贵”思想,有其普世价值。《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所谓“达道”就是普世之道。
张岱年先生说,人生之道在于“充生以达理”,“胜乖以达和”(《张岱年全集》第3卷,第208、209页)。又说:“如无冲突则旧物不毁,而物物归于静止。如无和谐则新物不成,而一切止于破碎。……生命之维持,尤在于和谐。如有生机体之内部失其和谐,则必至生之破灭,而归于死亡。人群亦然,如一民族内部斗争过甚,则必亡国、灭族。”(同上书,第194页)如果人类内部战争不已,斗争过甚,则必毁灭人类,并且殃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瑞典的空间物理学家、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Dr. Hannes Alfven)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发自巴黎的报道)我认为,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犹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表达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是有普世性和现实的紧迫性的。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圖:15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40餘位海外華文媒體主要負責人走進山西臨汾,探源中華文明。圖為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陶寺遺址博物館前合影。\大公報記者楊奇...(20149)人阅读时间:2024-12-16遇见福建:侨风侨韵进古城
中新网漳州12月14日电 (记者 张金川)14日下午,由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主办的2024“侨风侨韵进古城——常山侨文化展示活动”在福建漳州古城启动。漳州市委副书记、宣传...(4480)人阅读时间:2024-12-15尚颐嘉养老院:回眸2024 精彩瞬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进入12月份以后,很快就到了我们与2024年说再见的时候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尚颐嘉养老院的领导与全体员工向关心与支持尚颐嘉养老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4299)人阅读时间:2024-12-14海外華媒年會|《十五周年倡議》: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話語新體系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海外版副總編輯徐曉明上台宣讀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十五周年倡議》。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李暢、蘇雨潤、羅洪嘯 北京報道)「融通中外 讀懂中國」海外華文傳...(10229)人阅读时间:2024-12-132024「海外華人眼中的十大新聞」評選啟動
2024海外華人眼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在北京啟動(記者 蘇雨潤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李暢、蘇雨潤、羅洪嘯北京報道)「融通中外 讀懂中國...(10232)人阅读时间: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