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棟星
菲律賓華僑1975年集體轉籍是華社百年歷史的分水嶺,自此華社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
6名菲律賓華人大班
吳文煥先生在其編著的〈華社正道是滄桑〉諸論中指出,“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5年菲中建交直到近期,在華僑華人之間普遍存在著一種寄望於一個強大的祖國對海外華僑華人的保護和對華僑的一切問題之解決。這種寄望,在中國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在菲中終於在1975年正式建交那當兒及隨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尤為強烈,一度使華僑華人充滿了希望,大有華僑華人終可揚眉吐氣,不再寄人籬下,任人欺辱,華僑及一切與華僑有關的問題,包括華文教育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之概。殊不知,歷史及現實皆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 華僑集體轉籍拜馬可斯軍統所賜
吳文煥指出,“首先是華僑問題,主要是華僑的國籍問題,即集體轉籍或集體歸化的問題。馬可斯這一對菲律濱華僑問題的劃時代決策,不但旋即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年來長期困擾菲律濱和僑社及菲中兩國關係的華僑問題,也惠及申請並獲准入藉的華僑之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還有在他們入籍後出生的作為天生菲人的子女;而且對華人在經濟上和職業上都有巨大的深遠影響和作用。此前華僑受限制和禁止的行業和職業,特別是房地產的購置開發,對已入了籍的華人全部開放了。華人在上世紀70年代後半期以來,在菲律濱經濟領域所取得的重大發展,1975年的集體歸化居功至大。”
1975 菲律賓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毛 澤東主席會見菲律賓總統馬可斯及其家人
吴文焕認為,“如果不是恰逢軍統,老馬大權獨攬,可通過其行政權力簡化入籍讓華僑集歸化,要經過國會立法來這樣做,不但難以奢望,而且費時,曠日持久,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達致。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馬可斯總統給予華僑的集體轉籍,竟也可說是拜馬可斯的軍統之賜。“
菲律賓華僑集體轉籍,歸化為菲律賓公民,竞然是馬可斯軍統之賜,因為他的軍事戒嚴,便宜從事,而使華僑“脱胎换骨“,這真是歷史的機遇!
當時,主張讓華僑入籍的菲政要認為,“假定不及時修改入籍法,中國政府將來可能利用此間居住的中國人對菲律賓施加影響,但只要頒布一項總統命令,就可以迅速消除這種影響。”果不其然,馬可斯頒佈的836號法令徹底改變了僑社的形態,也改變了菲律賓華僑華人的命運。
新入籍法規定,華僑只須在菲律賓居住五年,有一定的收入即可入籍,其子女只要進入教授菲律賓歷史、政治及公民教育科目的學校即可申請公民權。菲最高法院宣布,外僑一旦獲得菲籍,其家人亦將同時成為菲公民;歸化後被取消菲籍的外僑,准予恢復菲籍。據菲律賓工商總會(PCCI)主席許經旋先生硏究所得,根據第836號總統令第四條,授予應得的外國人菲律賓公民身份,受益人数37286人,主要是中國公民。到了1980年,大約有80%的華僑取得了菲律賓國籍,保留中國籍的華僑甚少。
許經旋的先祖定居在中吕宋丹轆省一個港口,經营糖業,與當地人打成一片。他憶説,過去華僑要取得菲籍千難萬難,他的父親雖然是當地望族,與政要法官關係很好,也是幾經波折才得到菲籍,成為1975年前取得菲籍極少數的華人之一。
馬可斯總統借助行政手段將華僑轉變為菲律賓公民,解決了長期遺留下來的華僑華人身份問題。同時,通過審核華僑入籍申請,對華人社會進行了徹底的調查,完成了對華人社會的監管。華人轉籍後與菲律賓人具有同等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菲華社會從落葉歸根變成落地生根、從僑社轉變為公民社會。
隨著華人經濟實力的提升,涉足的經濟領域的擴大,經濟實力飛速發展, 華人經濟成為菲律賓經濟的組成部分, 成為菲律賓國家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時,華社有了很多參與當地政治事務的機會,越來越多菲華精英參與菲律賓立法工作和公共服務事業的行列,與當地政治精英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產生了對菲律賓國家的認同感。
馬可斯“兼容並蓄”的政策使菲華兩族相互融合,符合菲律賓國家建設的需要, 也符合華人的利益。部分社團開始轉換角色,充當推動菲華族群融合的推動者。從集體歸化轉籍至今才45年,菲律賓華人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飲水思源,華人應該思考要如何回報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 華社的未来:漫天紅海與融合如何有機配合均衡發展?
菲華資深報人吳文煥先生在其编著的〈華社正道是滄桑〉第一部份〈諸論〉“主要圍繞着菲律賓華社的路向和菲律賓華僑的解决,實際上也是“華菲融合”這個中心。“這篇二萬多字的文章概括了華社百年来的歷史,其中心思想是“華菲融合”,這也是作者及其志同者致力努力的目標。
吳文焕先生追溯“華菲融合”的路程。他説:于長庚先生對菲律濱華僑問題和華僑社會的路向的探討,一直持續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我們華社最早重視和探討華僑問題和提出解決辦法,指出僑社正確路向的先驅,包括落地生根,注意和重視改善搞好華菲關係,認識菲律濱,打破華菲隔閡,與菲律濱社會打成一片,混化、融化、融合於菲律濱民族這些等概念、提法應該也是他最先提出和主張的。“
吳文焕先生身體力行,1987年8月28日與一群志同道合的菲華青年成立〈菲律濱華裔青年聯合會〉,同年8月31日在《世界日報》創辦〈融合〉週刋,自己任編委,出版二千多期,對華菲两族做工作,促進相互瞭解,改善華菲關係和華菲融合。
吳文煥先生指出,“融入主流社會,落地生根,華菲融合是解決菲律濱華僑、華人問題和僑社、華社的出路的路向及必由之路,可以說已是華社的基本共識,不再有什麼爭議了。他認為,華社對菲律濱及菲律濱民族的認同和感情,以及在華菲融合的認識和實踐,在政治上、法律上、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和意識上,以及自覺性,在華僑、華人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但是,總的來說,華菲融合已是華社的基本共識,應該說已是菲律濱華僑、華人千年歷史的結論。”
吴文焕以1992年總統選舉期間,李華龍先生死於綁匪手中,綁架華人浪潮為例。指出華社在忍無可忍的情況發起的前所未有的集體抗議活動,標誌著華眾奮起團結自救的覺醒。他認為,“事實證明,在這樣的綁架問題上,「強大的祖國」是解決不了,盡不了這樣的「護僑」職責的。這樣的問題,包括其他的問題,如菲律濱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只能靠華僑、華人自己,聯合菲律濱社會的力量,包括民間的力量,才有可能解決。”
吳文焕舉例説,就像岷市華人區在1962和1964先後發生兩次大火,把一大部分主要華人區夷為平地,損失慘重,導致菲華消防隊在1965年誕生那樣。華僑華人通過團結自救,解決了經常發生火災不能及時撲滅且遭受不法消防員敲詐,以及因火災而引起排華之問題,其道理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綁架問題的解決,還必須依靠和聯合菲律濱軍警和民間的力量才能達到目的。而我們認為和要強調的是,經過了這場綁架浪潮,華社對華僑、華人應該和必須走華菲融合的道路應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更願意及能夠接受。這不但是菲律濱華僑、華人和華社的實際,也是這樣的實際所決定的必然結論。菲律濱華人的根已落地,已深深地紮在菲律濱的土地,成了菲律濱社會和民族的組成部分,菲律濱華人的問題主要是菲律濱的問題,只能在菲律濱,通過菲律濱來解決。“
中華民族被譽為“一盤散沙”,但一旦遇到外族入侵,生死存亡之時便會奮身而起,团結一緻保家衞國。華社也一樣,在绑架浪潮興起人人自危之時,產生“衆志成城”的决心。此時,洪玉華女士以一個弱女子敢為華社安危挺身而出,赢得華社的欽佩,連帶地也接受了“華菲融合”的主張。可以説,“華菲融合”因為绑架浪潮洪玉華女士等華裔青年的勇敢行為而加速其進程,而客觀的事實是新生代華裔己與主流社會融為一起,大量華裔青年在各方面脱穎而出,包括在政府各部門做公務員,參政参軍等。這是歷史的必然過程,本應自然形成,但因為過去華社的領導機構和僑領熱衷於两岸政治,忽視於脚下所踏的士地,疏忽了現實生活的環境。因此两條腿走路,華社陷於两岸政治的漩渦之中不能自拔,而大環境中“融合之路”並没有停歇脚步。
如今,随着中國背景的中新代逐漸領導華社,中國意識“强烈,“再中國化”的現象成為華社的主流,這會不會將毫不容易取得的“華菲融合”成果,重新拉回原来的狀態呢?華社要思考:怎様在漫天紅海的大背景下,有機結合“融合”之路,避免再陷入老一輩華僑深陷两岸政治的泥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