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符合國情的發展之路

时间:2022-11-06 08:54:10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試析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報告, 探討大會閉幕後未来的發展(2)     /黄棟星

中共二十大10月22日閉幕,大會在選出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和黨章修正案的決議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做閉幕講話時表示,要貫徹落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

(座談會主題發言) 1.以中國現代化推進復興,提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大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宏掦的「中國夢」核心精神~民族主義從「百年國恥」出發,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共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五個中國特色,即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共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核心就是立足國情、搞好自己的事。這意味着「中國式現代化」,有別於西方以資本為中心、兩極分化、物質主義膨脹、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 中共以此表明將走出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

另外,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重大論述,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新的文明內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文明觀」,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是塑造和引導人類走向未來的新的時代精神。

人類文明新形態改變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世界歷史進程,是世界文明的嶄新形態。所謂「走自己的路」,根植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是中華文明、現代文明與社會主義文明有機融合的時代產物。百年來,中共領導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 「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強化中國各部門經濟的自主性;推行「共同富裕」的收入重分配計劃,企圖在追求發展的同時達到經濟平等。尋求發揮中國經濟增長的國內動力,二十大報告中明確,分配製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重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十大進一步標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 大會閉幕後觀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現代化可分成 : 1.物質意義上的現代化~包括公路、橋樑、高樓發展與科技創新。2.以人為中心的現代化,由於人是文化的產物,故而要實現自身的傳統文化。3.制度的現代化是調節物質跟人現代化的一個中間的變量。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實現上述三個層面的現代化的協調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絕對不是複制西方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符合國情的發展之路,從國際社會角度來說,就是既要發展又要獨立。鄭永年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使命型的政黨,它跟西方政黨的執政方式不一樣,擁有一股引導力量。中國將引領下一波的全球化。

以黨的自我革命帶動社會革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開創「人類文明的新形態」、以「全面從嚴治黨」來「永葆黨的生機活力」,被認為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和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團結統一」,並在此基礎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貫徹新發展理念。這些都是中共「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重要的規律性認識」。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是根據中國國情,改革開放實踐出來的經驗匯總而成的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