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活着中国12种野生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特有种荒漠猫。为了解荒漠猫在这里的分布情况及生存现状,从2019年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委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荒漠猫专项调查。
实际上,2017年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已开展了雪豹、豺、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专项调查,以及野生植物、大型真菌的调查。
这些专项调查是如何开展的?调查结果又有哪些用处?
利用实地走访、红外相机、卫星项圈等多样方式开展调查
说起荒漠猫,当地牧民还会纳闷,这是什么动物?但只要一提到草猫,大家立刻就知道,原来是尾巴上有黑色圆圈、耳朵上长着一簇短毛,拥有蓝色眼睛、外形酷似家猫但体型更大的一种野猫。
开展野生动物专项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来掌握野生动物出现的范围。
2019年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荒漠猫开展了第一轮调查,从门源县到天峻县,对20多个祁连山国家公园管护站逐一寻访。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刘炎林介绍道,常年生活在当地的居民,经常能看到野生动物,通过跟他们交谈可以掌握很多信息。
实际上,在荒漠猫专项调查开始之前,调查人员就在为拍摄雪豹而设置的红外相机中见到过荒漠猫的身影。然而,雪豹调查在高海拔的山地,对低海拔的地方覆盖不足,那时候调查人员感觉荒漠猫的分布没那么多,它们既神秘又不太好找。
直到调查人员来到位于门源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老虎沟管护站,才打破这一印象。管护站巡护员贺成武把刘炎林带到路旁的一片云杉林,讲述自己有次骑着摩托车经过,看到荒漠猫在这里出现,这让刘炎林惊讶不已。
“我们开始做实地调查,在经常出没的点位放置红外相机,为了解荒漠猫更多的生活习性,还试图给荒漠猫戴上卫星定位项圈。”刘炎林介绍。
通过多种方式的实地寻访,调查人员尝试了解荒漠猫数量有多少,又存在哪些生存危机,进而为制定保护方案提供建议。
持续的调查终于有所收获,团队初步掌握了荒漠猫的分布情况。调查发现,荒漠猫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东部的低海拔浅山带,包括草甸、灌丛和林草交界处,而老虎沟的造林带则是荒漠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地方。
此外,团队还初步了解了可能威胁荒漠猫生存的因素,如路杀(在迁移途中被公路行驶车辆碰撞)、毒杀(误食灭鼠毒药)等。对此,刘炎林建议,可以在荒漠猫出现较频繁的道路旁,树立慢行警示路标。
下一步,团队还将继续评估家猫对荒漠猫种群基因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加强对区域内家猫的管理或采取绝育措施。
生态修复为荒漠猫提供更多生存空间
根据前期的调查寻访,调查人员将红外相机布设在海拔较低的地方,5月和6月时收获了不少荒漠猫的珍稀画面。然而,到了7月、8月、9月,情况却大不一样,“我们很难再发现荒漠猫的身影,大家猜测它们可能在夏天移动到高海拔地带,等到青稞收割的季节再回来。”刘炎林介绍,“不过卫星定位项圈显示并非如此。我们还在继续观察。”
持续的观察,让团队对荒漠猫的食物结构和活动习性有了更多了解。如通过对荒漠猫粪便和红外相机数据的分析,调查人员了解,荒漠猫捕食田鼠和鼢鼠,主要在夜间活动。
揭开荒漠猫的神秘面纱,让刘炎林和调查人员都有些意外。在门源盆地,荒漠猫与人类活动高度重叠,与雪豹相比它们更亲近人类。门源盆地有很多人造林和农田,这与荒漠猫在其他区域的栖息地以天然灌丛为主不同。
在门源县城周边的农田和浅山带的造林地,荒漠猫时常出没,这给当地居民留下一个印象:荒漠猫离人们并不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刘炎林给出一个答案,“20年前,县城周边分布着草场和农田,退耕还林后,都种上沙棘变成人造林。因为沙棘树满是刺,人很难进去,这给荒漠猫提供了生存空间,它可以躲在里面。”
退耕还林让县城周边的造林地变成荒漠猫的优质栖息地,不仅如此,现在巡护员还用石头给荒漠猫搭建小房子,为它们提供住所。
“这种现象对我们研究小型猫科动物如何在人类主导的区域中生存带来很大启发。”刘炎林介绍,除了生态修复工程造就的优质栖息地外,荒漠猫能在门源栖息,也得益于当地人的爱护。
一开始研究团队对门源县的油菜花旅游是否会影响荒漠猫生存还有疑虑,但经过观察发现,荒漠猫能适应这种干扰,当然后续还需更广泛、更细致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国家公园建设奠定基础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先后委托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0多家相关领域专业团队开展野生动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野生植物等调查,特别是对雪豹、豺、荒漠猫、黑颈鹤,以及无脊椎动物、野生植物及大型真菌开展专项调查。
“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是了解生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的手段,也是评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挥保护成效的途径。”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长韩强告诉记者。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着野生植物543种,多元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类型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和栖息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这里还生活着252种野生脊椎动物,如当地人所熟知的雪豹、藏野驴、白唇鹿、野牦牛、岩羊、猞猁、马鹿等。
“我们初步调查了这些野生动物的密度和数量,并在部分物种的专项调查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韩强介绍道,通过雪豹专项调查的监测工作,收获了丰富的监测成果,如拍摄到5只雪豹的同框视频,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雪豹种群繁殖力较强,区域内食物链完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一个物种的生存绝不是孤立的。与雪豹一样,荒漠猫也被看作区域内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指示物种。接下来,监测研究工作将继续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打造生态科研高地奠定扎实的基础。
老虎沟管护站宣传专栏图 邓燕摄
老虎沟管护站宣传专栏图 邓燕摄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2024年12月19日,国产大飞机C919再次迎来里程碑时刻,累计承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当天,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西安咸阳机场的东航MU2158航班上,旅客林女士幸运地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第100万名旅客。 &l...(4556)人阅读时间:2024-12-22菲律宾参议院批准与日本的军事准入协定,“允许互相部署军事人员”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路透社12月16日报道,菲律宾参议院当天批准了与日本的《互惠准入协定》,该协议将允许菲律宾和日本在对方领土上部署军事人员。菲律宾参议院声称,批准这项协议进一步肯定了菲日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在&...(4190)人阅读时间:2024-12-17中国科研团队研发新型锂盐
中新社合肥12月9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9日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获悉,该院新材料研究中心章伟立博士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不对称锂盐,这些锂盐不仅能提高锂金属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4841)人阅读时间:2024-12-10中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投产
中新社天津12月3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3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中国海上稠油进入规模化热采开发新阶段。 锦州...(4902)人阅读时间:2024-12-04日本石破内阁将批准14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法新社报道,日本石破内阁将于当地时间22日批准一项价值为21.9万亿日元(14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从通货膨胀到工资增长等一系列挑战。 报道称,石破内阁计...(5803)人阅读时间: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