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变局 重塑产业链
时间:2020-05-19 16:36:33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各国都祭出超级纾困振兴方案,虽然或可应急避免经济崩盘,但有些伤痕造成的长期性影响已开始浮现,使得“后新冠”时代全球经贸变局山雨欲来,必须掌握动向谨慎因应。
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都出现医疗公卫甚至一般物资短缺问题,小则排队抢购,大则对医护人员生命造成威胁。各国政府都使出浑身解数全力动员改善,但困扰却持续存在。这种情况引发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认为过去30年来的全球化不断深化,却导致先进国家高度仰赖外包(off-shore),丧失了工作机会及对基本物资的生产能力,也使各国暴露在供应链断链的风险中。尤有甚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疫情全球化”的主因。这样的反思引发的后果,就是开始出现生产回流(Re-shoring)、经济“自给自足”,等去全球化的主张,更耸动的喊出“全球化已死”。
首当其冲的无疑是中国大陆。近期最常被举出的例子,就是2003年SARS疫情时中国仅占全球商品产出的4%,而伴随全球化进展,17年后的今天竟已提高到16%,因此中国任何风吹草动,世界都跟着遭殃。本次重灾区湖北是全球汽车零组件重镇,于是湖北封城后,从日、韩到德国、意大利的车厂也都跟着停产或减产。而过去中国供应了全球口罩及个人护具需求的一半,这次全球短缺,更让中国背上了“全球化罪人”的原罪。欧盟是另一个受重伤者;新冠疫情深刻的烙下欧盟政府的迟钝及无力,各国只能自求多福的伤痕,未来对欧盟整合应该只有不利影响。
台湾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若非全球化,台商不会包办了全世界多数的笔电、主机板、半导体、机能性布料、运动鞋以及其他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就,因此若“后新冠”时代“去全球化”思潮蔓延,台湾绝对也是受害者。
全球化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经伤痕累累。各国或因内部的贫富差距、治理失灵,或有感于南中国海、朝鲜及美中等大国及地缘冲突风险,乃至于看到新科技带来的机会,都出现某种程度的去全球化作为。特朗普2016年当选的论述,就是“去全球化”思维的代表作。然而,因新冠肺炎引发的去全球化主张,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论点。例如全球外包生产架构下,不但物美价廉,而且多数利润最终还是被先进国家企业拿走。同样拜全球化所赐,才让先进国家垄断全球智财权、金融、数位经济到高等教育市场。
更重要的是,去全球化或自给自足根本无解于“后新冠”时期的挑战。以口罩为例,台湾在疫情前每日产能近200万片,现在力拼日产2,000万片。中国大陆更是大赚全球口罩经济,日产能已经超过2亿片,单月产能已接近2019年整年产能(50亿片),再加上各国投产数量,后新冠时代全球口罩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是各国追求自给自足不可行的一个实例。
简言之,全球化有成本代价,但完全抛弃也不是解法。不过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可能就难以避免。后新冠时代各国的自给自足率,可能会反应在供应链布局的调整上,例如企业分散供应来源、缩小外包程度及深耕在地市场,政府提高关键物资战备存量,诱使少数重要能量回流等作法,才是相对合理的对策。
因此后新冠时代台湾一方面有沉重的义务,要跟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努力,避免经济全球化继续受到打击,他方面政府及产业都要因应供应链的变迁有所准备。
要小心的是,因为“去全球化”常常跟“去中国化”有所连结,而因供应链变迁很容易被理解为“离开中国”,这种狭隘的解读会使产业及政府无法精准的提出有效回应之道,不可不慎。(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