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乐天玛特梦断中国:“国仇家恨”夹击,洋枪终究干不过土炮?

时间:2017-10-02 20:46:55来源: 搜狐

乐天玛特在中国早已进退维谷,“萨德事件”只是给了它一个退出的台阶。

(2017年 9月20日下午,门可罗雀的乐天北京国瑞城店。摄影/《财经》记者 余乐)

《财经》记者 余乐/文 马克/编辑

2017年9月20日下午,北京,崇文门,国瑞城。这座充满时尚气息的购物中心人气旺盛,唯独地下一层的一隅门可罗雀。成排的货架空空如也,宽敞的走廊寂静无声。偌大的生鲜区里只有一个称重员看守着少得可怜的蔬菜和水果,生肉、主食、糕点、牛奶等柜台档位全部关闭,一排排冰柜里只剩下不知放了多久的速冻饺子还在装点门面。

这座面积巨大的卖场显然并非一直如此冷清,多达18条的结账通道似乎还在诉说着往日的热闹景象。如今,整座超市里只能见到约10名员工,结账通道只开了两条,而且还严重“开工不足”:顾客也并没有比员工多多少。他们有的似乎是有备而来,推车里装满了一箱箱清仓甩卖的日用品,有的则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发呆,不时露出困惑的神情。“这超市快关门了吧?”面对顾客的询问,收银员们始终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这悲凉的一幕,也许就是乐天玛特在中国的十年间所留下的最后一个画面。这家隶属于韩国乐天集团的大型连锁超市在中国共有112家店面,其中87家已经全部关闭,只剩下包括国瑞城在内的25家还在苦苦支撑,但它们的生命无疑也已走入了倒计时。从“萨德事件”爆发到现在,这一雪崩式的溃退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乐天玛特于1998年在首尔开设第一家店面,并于2007年通过收购万客隆超市而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又收购了拥有68家店面的江苏时代超市,使门店迅速扩大到100家以上。2016年7月,韩国宣布将在美国协助下在国内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这项决定在中国遭到了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反对。

今年3月2日,乐天集团与韩国国防部签署换地协议,使其拥有的一座高尔夫球场成为萨德系统的部署地。消息传出后,乐天玛特成了中国政府和公众表达不满的头号目标。全国各地都发起了抵制乐天玛特的行动。目前为止,已有74家店面因消防或安全等原因被关闭,另有13家因营收问题由乐天暂时关停。

受此影响,乐天购物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乐天在中国的超市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4.9%,近乎“归零”。为了支付在华的店面租金和员工工资等费用,乐天集团今年来已经两次为中国乐天玛特紧急“输血”,其中3月投入的第一轮3600亿韩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已经全部用尽。8月底,乐天集团再次投入3400亿韩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救急。

从9月初开始,不断有媒体报道乐天准备出售中国超市业务。乐天方面起初还坚决辟谣,表示“不会退出中国”,但很快就“扛不住”了。9月14日,乐天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对外确认了这一消息,但同时表示尚未决定是全部出售还是部分出售。

国仇家恨

    促使乐天作出决定的除了萨德事件这个“国仇”之外,也有“家恨”的因素。乐天集团的创始人是韩裔日本人辛格浩,其家族成员占据了集团中的众多重要岗位。但是,和许多家族企业一样,随着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辛氏家族成员的内斗也愈演愈烈,其情节之曲折离奇绝不亚于任何一部宫斗戏。

(2007年,乐天进入中国时的盛况。图/乐天官网)

    这场戏的主角是辛格浩和他的两个儿子:长子辛东主和次子辛东彬,两人的策略很相似,都是以90多岁的老父亲的名义向对方施压,“挟天子以令诸侯”。

    2015年初,辛东彬自称奉辛格浩之命解除辛东主在日本乐天的职务。几个月后,辛东主携辛格浩飞往日本,宣布解雇辛东彬的一班心腹部下。辛东彬毫不示弱,操纵董事会否决了辛东主的决定,并且直接让辛格浩当了“太上皇”(名誉董事长),自己当上了集团一把手。

    时间进入2016年,辛东主仍没有放弃努力。他向外界公布了一段录像。录像中,93岁高龄的辛格浩亲口宣布要“传位”给辛东主。数月后,韩国检方也加入了这场斗争,宣布对包括辛格浩父子三人在内的数名辛氏家族成员的贪污和逃税问题进行调查。事态自此彻底走向失控。

    2017年4月,也就是乐天玛特在中国遭到抵制后一个多月,乐天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计划,准备将家族成员间错综复杂的交叉持股关系从67个减少到18个,这也将进一步加强辛东彬对集团的控制。到了9月12日,也就是媒体报道乐天准备出售在华超市业务的第二天,在内斗中居于下风的哥哥辛东主宣布将出售其绝大部分股份,似乎是发表了“失败宣言”。

    弟弟辛东彬暂时胜利了,但辛家的企业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兄弟大战之中元气大伤。在这个整个集团都生死未卜的关口上,乐天最紧要的任务显然是保住本土的核心业务,而至于一项本来就不赚钱的海外业务,自然是尽快处理掉最好。

    洋枪干不过土炮

    实际上,对于乐天来说,公司内斗和萨德事件可能只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两棵稻草。乐天玛特进入中国以来的业绩表现一直不理想,开店数量和营收指标均与预期相差甚远。自2009年收购时代超市以后,乐天的中国超市业务就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最近三年更是每年的亏损额都达到1000亿韩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5.8亿元人民币)以上,门店数量也一直徘徊在100家左右。

    从2013年起,有关乐天玛特有意出售中国业务的传闻就开始不时出现。可见,中国市场对于乐天来说早已“食之无味”,之所以没有被放弃,只不过是“弃之可惜”而已。而萨德事件的发生,无疑是给了乐天集团一个痛下决心的台阶。

    “萨德事件只是给它加了一把力,导致它更快地面临更严重的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资深行业观察者、“新快消工作室”创始人鲍跃忠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而且,从大的方面来看,卖场和百货行业是一个向下走的趋势,”他说,“乐天自身经营又没有做好,前期的问题比较多,没有在本地消费市场当中被消费者接受。”

     一位因公司规定而无法透露姓名的零售行业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而外资超市在这一点上普遍不如本土超市。

    “内资超市非常灵活,过去规模小,但随着规模变大,压毛利不比外资差,供应链的仓储物流、门店的更新以及布局都很好,很有创新力。”他说,“外资超市走的是规模,压上游毛利,可是灵活度很差,信息系统也不如内资,这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是没有竞争力的。”

    另一家韩国超市企业易买得(E-Mart)的命运似乎证明了萨德事件并非决定性因素。易买得隶属于新世界集团,在韩国的门店数量多于乐天玛特,进入中国的时间也比乐天早10年。但是,在20年的时间里,易买得在中国的门店最多时也只有27家,以至于在萨德风波后都没有多少人想起要去抵制它。即便如此,易买得也并没有比乐天玛特存活的时间更长。9月11日,易买得宣布将其在中国仅剩的六家门店中的五家卖给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00121.HK)超市,另外一家也将出售。

    “接盘侠”难觅

    韩联社于9月18日援引韩国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已有5家-10家公司通过高盛与乐天进行接洽。卜蜂莲花和沃尔玛、华联等名字一起,成为各路媒体传闻之中的潜在买家。截至本文发稿时为止,卜蜂莲花和华联都没有回复《财经》记者的求证,而沃尔玛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则向《财经》记者表示,他们不会对市场流言做出回应。

    无论最后的接盘侠是谁,可以肯定的是,乐天在谈判中已经没有多少好牌可打,其门店很难卖出好价钱,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白菜价”送人了事。据韩联社的报道,乐天玛特最近与一些企业进行了谈判,而这些企业的报价都比账面价值低30%以上。一方面,乐天急于出手的现实,使买家得以大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乐天玛特的资产对买家来说也确实缺乏吸引力。

    鲍跃忠向《财经》记者分析称,之前几家被收购的外资超市都是在其门店能够维持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被接收的,而乐天玛特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其准备出售的门店绝大多数都已关门,这将使它的资产价值大大缩水。“零售企业最关键的资产是无形资产,也就是它所形成的商圈效应,以及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他说,“如果现在已经处于关店的状态,那这样的店几乎没有价值,设备也不值钱,所以它的损失应该会非常惨重。”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乐天果断“止损”的决定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乐天在9月14日收盘后公布了出售在华超市的消息,次日,乐天购物(023530.KS,包括乐天集团的超市和百货商场等零售业务)的股价即高开高走,当日收涨8.41%,可见投资者对乐天撤出中国持欢迎态度。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也于当天发布声明称,乐天出售中国超市业务“剥离了非盈利资产和与地缘政治问题相关的不确定性,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乐天的财务状况”。

    也许,对于内忧外困的乐天来说,能否卖出好价钱已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就像陈奕迅在《十年》中唱的那样:“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分手”,乐天在中国的十年间可能曾有过美好的回忆,但是当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壮士断腕”虽然痛苦,却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首刊于2017年10月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最新文章